大雍朝國力旺盛,凡事都熱衷于追求完美,于禮儀上如此,于飲食上,亦非常考究。
大年三十晚上那一頓年夜飯,不僅僅只是一頓團圓飯,那更是強大與昌盛的隱晦表象化。
來者并不只是湛兮他們“一大家子”,更有在京中的宗室們,九賢王自然也是在場的。
不知是不是想到了他那七十幾歲還被丟去守皇陵的雙胞胎弟弟,九賢王竟不像湛兮初見他時那般如山岳頑石一般不可擊倒,他似乎忽然就老了許多。
正如九賢王希望大雍朝所有有能耐的文官武官都活長一點,湛兮也希望他能活久一些。
如果九賢王還能再活個十年,原劇情中或許就有人能夠勸得住太子了,或許后來登基的不會是一個軟弱無能的皇子
可是這怎么可能呢從九賢王的父親開始算起,到永明帝當政,他都已經是經歷了四代皇帝的老人了再如何雄心壯志,他也熬不到下一位皇帝登基時。
湛兮忽然有些唏噓,一年又一年,人們歡慶春節的來臨,可曾想到,迎來新春的同時,之軀也逐漸老去了。
過年的宮宴上菜共九十九道,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珍饈美饌,食之不盡。不過所有的硬菜主角,都不是后世最普遍的雞鴨豬,而是鹿與羊與魚。
美味佳肴講究色香味俱全,但實際上,就算是在強盛的大雍,這也很難辦到,這不是大廚們的手藝水平不夠,而是從廚房端到筵席現場這一路上,寒風足以讓熱騰騰的食物散盡溫度,而底下隔層用以保溫的熱水能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熱熱鬧鬧的團圓飯,不斷在上的菜肴,大人們推杯換盞,言笑晏晏,好不快活。
可二皇子不快活,要不是太子攔著他,他都快泄氣到恨不得直接把腦袋趴在桌面上。
二皇子興致缺缺地瞅著那端上來的炙全羊“估計又是溫溫的,一點都不燙,唉”
“沒有喜歡吃的菜,就多吃飯吧。”坐在他身邊的湛兮低聲說。
還好“孩子們”自個兒一張桌,他們這張桌子也就有幾個九賢王他們的玄孫輩,桌子很大,湛兮和二皇子和太子坐在一邊,那幾個不熟悉的宗室小朋友自己坐一邊,就是九道菜,各吃各的,互不干擾。
另外那些桌子湛兮都大致掃過幾眼,這才發現,原來宗室比他想象得還要更多
好在永明帝是個十分實在的皇帝,他安排的座位席除了個別考慮極為尊貴的、身份地位不一般的宗室,類似九賢王之類的,剩下的他都讓自己最親近的人一張桌。
所以永明帝和曹穆之那張主桌上,還坐著謝靈云、曹子爽等人。
至于其他人,永明帝也是十分開明地以“關系的親疏遠近”安排他們。
如此才能熱鬧的起來啊,湛兮非常認可這種安排,而不贊成那種全然按照身份地位做安排的選項,畢竟人只有和自己熟悉、親近的人坐一塊兒,才能吃得愉快、聊得開心啊。
對于湛兮的話,二皇子還是很聽的。湛兮說讓他多吃飯,他就果真又扒了一口飯,嚼嚼嚼“還好飯還挺好吃,甜甜的。”
“這是吳興那邊產的大米,”太子趁著沒人注意,從靠近底部有熱水保溫的地方,抽出了一塊羊肉片放二皇子的碗里,“也叫水晶米,時人贊美其炊之甑香。”
二皇子把他大哥夾過來的羊肉懟進飯堆里,企圖用米飯的余溫給羊肉二次加熱。
聽了太子的介紹,湛兮反應平平,獻給皇家的大米都得格外講究,這實在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但二皇子聽了的反應卻有點出乎湛兮的意料了“不是吧它也就是比其他大米更軟一點更香一點更甜一點而已啊,不會又搞什么噱頭送進宮來,然后價格是其他大米的好幾倍吧”
二皇子這話,讓對面坐著的幾個小朋友都驚訝地望了過來。
平日里九賢王對宗室的管理極為嚴苛,他們雖同一個祖宗,卻也不被允許經常進宮,故而,他們與二皇子和太子都不熟悉,更不曾與這兩位皇子一同玩耍過。卻不曾想到,二皇子身為一個高貴的皇子居然如此接地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