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離本人雖說殺戮甚重,但事出有因,他本人也得了永明帝的恩典,自此斬斷前塵舊事,成為了不良人的統領。
到此為止,這算是一個極為“圓滿”的故事了,會讓聽過的人都說上一句“罪有應得,大快人心,善惡有報”的有始有終的好故事。
不過似乎還少了一點什么
二皇子那時候就忍不住問永明帝了“那個高門庶女呢”
她如何了她是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始作俑者,江離屠戮了妹夫一家報復,難道獨獨放過了她么
永明帝當時是這么說的“她不無辜,殺妻弒岳母一案,有她暗中的推波助瀾,不過她不是死于江離的手的。”
當時太子的猜測是江離已經殺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高門為了維持自己的顏面,就主動將一個不知羞恥的家族女子宣告死亡了。
如此做法,也是一件極為常見的事情,并且太子當時還認為,這個家族想要這個庶女“及時”死亡,并不是因為她的做了那么多“不道德”的、“沒天理”的事情。
反而更可能是因為她所選擇的對象江離的那個妹夫,對她的門楣來說,還不夠上檔次。
又是沒名沒分地搞這一出,對方的身價又不夠,這種舉動就會拉低了家族其他姐妹們的擇偶水準
身為世家大族的家主覺得這個姑娘的所作所為,太過折損他和家族的顏面,又太過損害其他族中未嫁人的姑娘的身價了,不如就讓她以死謝罪算了。
至于道德不道德,死不死人的,那根本不重要是的,對于世家大族而言,這些根本就不重要
其實,無論這個庶女的家族到底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慮,選擇主動弄死她,問題都不大,對于江離而言,只要她死了就行了。
太子當時也是這么想的,所以盡管他短暫地思考過這個庶女的家族如此行事的真正動機,卻也沒有太過在意。
甚至在當時,他并沒有想過要告訴湛兮和二皇子,也沒想過繼續問一問永明帝,哪怕他隱約覺得,似乎還是缺了點什么。
太子本以為此事已經徹底過去了,但是后來有一天,他在練字的時候,寫到左傳的“仲為不道,殺適立庶。”,忽然又想起了這件事。
太子隱約還是覺得有些奇怪高門庶女據說已經三嫁了,三嫁還能有手段勾得一位有婦之夫,為她癡,為她狂,為她哐哐撞大墻。
這樣一位女子,絕對少不了一張美麗到如花似玉的臉,甚至還會有加分項,比如心機手段過人、城府謀略極深。
在太子看來,不論這個女人的道德和品行有多么的敗壞,她的容貌、心機和城府,都說明了她是一個極好的資源。
就算她有損家族顏面,家族也沒有必要浪費掉自己的資源除非這個資源涉及了更加無法挽回的事情,已經不能算作是資源,只能算是禍端。
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太子令廣平侯去查詢這件舊事,廣平侯將自己查到的所有資料都呈給了太子。
實話實說,得知那一位高門庶女的身份之后,太子反而更加疑惑了,因為這高門確實是高門,并且門第比太子所想象的檔次還要更高一些她是漢平伯家的女兒。
漢平伯爵位不高,但他們有軍功在身,而且上上任漢平伯是文德陳皇后的庶兄,說是“國舅”也值當這門楣可不低,傲氣更不低。
既如此,按照常理這等世家是完全不會因為江離這種底層賤民的個人尋仇行為,就直接認慫,然后主動報廢掉自家一個極品資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