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因為吳佛憐的悲慘遭遇,賴氏十分痛惜,對吳佛憐甚是疼愛,時常對著吳佛憐,懷念自己的妹妹。
常言道“大做樣,細學樣”,有賴氏這個母親帶頭,恨不得將吳佛憐千嬌萬寵,那她的兩個兒子,自然是學得有模有樣。
在賴氏的帶頭之下,眾人便將吳佛憐的一切不合理都視作是他悲慘的過去所導致,非他本人自愿,他已經甚是無辜,亦是受害者,他們更應該愛之憐之,而不是歧視他、厭惡他。
“而且憐弟只不過是不太懂得皇都這邊的繁文縟節罷了,”長孫武寧滿臉憂傷又痛惜地說,“憐弟雖被佛寺欺壓,但卻常懷感恩之心,善良又單純,美好得像是不諳世事的稚子赤子一般,當真令人疼惜萬分”
湛兮“”
太子“”
長孫武寧說得上頭了“今日都是誤會,太子殿下與國舅大人并不了解憐弟他的為人,若是多多來往,知道得多了,便知道,他是一個多么令人憐惜的好孩子啊,他純潔善良,就像是一顆完美的水晶一般。”
太子目若寒冰“長孫公子,你僭越了竟敢如此妄議儲君,放肆至極,你可知罪”
正陶醉著的長孫武寧原本還滿臉期待呢,太子這話一出,長孫武寧又滑溜地跪了下去。
湛兮“”
你說這人沒腦子吧,他似乎又不是完全沒有
吳佛憐不是湛兮所想的那般見不得光的身份,只是
孔明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湛兮也從未在世家大族中見過如此矯揉做作、手段粗淺、上不得臺面之人。
湛兮看向了太子。
太子聽聞長孫武寧提及自己的母親時,便挑了挑眉。
見湛兮看了過來,太子眼波微動,在湛兮忽然扶著他的肩膀湊近的時候,太子也飛快地小聲說了幾句話“賴氏與常山大長公主之孫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行成事,未婚,而先有孕。”
湛兮“”牛犇
雖說大雍朝繁榮開放,小兒女兩情相悅私奔了,法律也給予承認。但整體社會輿情對于那等“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的行為,依然輕之賤之的,沒誰
會將這些事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那賴氏究竟是如何進了常山公主府的門的,湛兮并不在意,就如同方才湛兮明明瞧見了那位二姑娘的表情不對,湛兮也不會搭理。
換句話說,湛兮不在意任何人的內宅齟齬的具體情況和諸多細節。
而太子方才的話,給湛兮的信息,也并不是常山公主府發生這等令人恥笑的事情,而是在告知湛兮,那位賴氏非常山大長公主所擇選。
與常山大長公主的孫子無媒茍合之人,其中的彎彎繞繞可多了,最直白的一個暗示,不過是自身門第不足之人,貪戀常山大長公主的榮光,想要借此登上常山大長公主那一艘豪華畫舫罷了。
既如此,那么那位賴氏想必身份不會太高,也無法接觸太多大雍朝這些公卿貴胄圈子里的社交禮儀,更無法享受到最頂級的各個方面的教育資源。
同理,賴氏的妹妹也無法接觸這些,那她的兒子,自然也就和這個圈子格格不入了。
看起來,一切都很合理,湛兮瞇了瞇眼睛,但是,還有一件事
“你叫佛憐”
湛兮這話一出,吳佛憐的脖子似乎動了動,他想抬頭,但是被按住了后腦勺,無法抬頭。
長孫武寧眼中的痛惜更甚,太子甚至看見他暗暗地握緊了拳頭。
太子那雙漠然的眼睛也幾不可見地暗沉了下去常山大長公主這大房是要廢了么
湛兮笑吟吟地蹲了下來,示意那個神策軍松開按緊了吳佛憐的手,在吳佛憐猝不及防地抬頭,與他四目相對的時候,湛兮輕聲問“是生下來就叫這個名嗎”
吳佛憐眼中閃過驚駭之色,他極為不自然地顫抖了一下,然后深深地低頭,并不敢與湛兮那一雙仿佛看透了一切的眼睛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