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剖脅之術”,其實就是剖腹產的相關技術。
大雍朝自然是有這項技術的。實際上,這項技術最早的記載比任何人所想象的都更加久遠
汲冢紀年中就記載了這個民族歷史上的第一例剖腹產手術,原文敘述為“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紐。”
意思是圣賢大禹便是他母親剖腹產生下的孩子。
當然,大禹那都已經是傳說中的人物了,他究竟是不是剖腹產生下的孩子,暫時無法考證。
但這項技術一直存在卻是真的,從傳說中的大禹,到如今的大雍朝,這項技術一直存在,并且在進步。
如今大雍朝的操刀圣手們的縫合內臟與剖腹產子的手藝更是日漸成熟,說好聽點就是能給你縫出個絕對對稱來。
但是很遺憾,剖宮產很顯然并不僅僅只涉及縫合內臟等技術問題,更涉及麻醉、輸血以及控制術后感染等極為復雜的因素。
所以到目前為止,非極端情況,人們不會選擇剖腹產,因為進行了剖腹產的人雖有母子平安的,但大多數情況依然是孕婦會感染并發癥。
湛兮提到的“葉慈”,便是此道翹楚,甚至可以稱之為當世屈指一數的剖腹產圣手,在剖腹產孕婦的生死場上,他與閻王爺的拔河戰,是難分伯仲,是平分秋色。
但很遺憾,已經算是超然的一半一半的存活率,也就意味著他手中仍會有孕婦奔赴黃泉。
先帝時,安國公夫人難產,眼看著就要一尸兩命了,葉慈不惜此身,敢為同行先,答應持刀做手術。
結果,安國公夫人術后二十七日感染而死,嬰兒也先天虛弱,注定一生離不開湯藥。
安國公悲憤之下入宮求先帝賜死葉慈。
葉慈知曉后,為避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自刎謝罪。
以自身一死,以保全妻兒與家族。
葉慈死后,杏林滿園,醫館遍京都的葉氏一族,抬棺舉族遷回南陽郡。
湛兮是突然想起此人的,如果他還有后人沒有放棄鉆研“剖脅之術”,亦不失為一慶幸之事。
畢竟隨著封建王朝的發展,越到后期,這項技術將會越受限于所謂“男女大防”生死都不能凌駕于大防之上。
“剖脅之術”最后會失去生長的土壤,徹底枯萎。
湛兮是不希望看見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沒有什么能凌駕于生死,更遑論所謂男女大防
那不過是后人為加重對百姓的束縛與愚弄,而假托于圣人之名炮制的垃圾觀念。
湛兮也不知道楚王世子妃會不會要用上剖腹產,但萬一呢
他想著的是,盡量把能想到的情況,都做好應對的措施,主要是他有了青霉素,有大蒜素,有碘酒,碘伏,控制術后感染的手段已經大大增加了,哪怕楚王世子妃真的要走到那個情況,存活率也今非昔比,所以才會問一句
“葉慈
葉圣手可還有后人承其剖脅之術”
但湛兮沒想到的是,他這么一問,永明帝和曹穆之都呆了一呆。
湛兮“”
這表情是怎么回事
雖然葉慈最后自盡了,但先帝也沒犯糊涂,更沒封殺他們葉氏一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