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二皇子不能理解聞獅醒對“畝產三百斤”的失落,對她那不知曉到底畝產幾何才能算是滿意的極高的期待,也感到萬分不解。
可與此同時,聞獅醒也對這兩個小朋友如此輕易就滿足,而感到有一種恨不能立即就叫他們知道,玉米的潛力究竟有多大的抓狂
我要為玉米正名
可惜了,條件不行,聞獅醒無法立即讓玉米登上神壇。
二皇子和太子已經歡喜地進了玉米地,盡情撒歡,歡笑聲震天響。
聞獅醒略微振作了起來,握了握拳,說道“由于單位計量不同,大雍的畝,和我所在的時代的畝是不同的,我前些日子大概計算了一下,大雍一畝地相當于我們后世的十分之八畝地”
也就是說,大雍的一畝地,其實際面積,是小于后世的一畝地的。
而聞獅醒的意思是,真要按照她所在的后世的算法,大雍的玉米“畝產”其實是遠遠多于三百斤的
畝產三百多斤,和她早已習慣了的畝產四位數打底,這是何等的區別相較之下,怨不得聞獅醒沮喪了。
不過想一想畝的不同,又好像能挽救一下頹廢的心,稍稍振作起來。
湛兮好笑地看著努力給自己打雞血的猛獅,安撫道“一步一步慢慢來,欲速則不達,你這還只是第一批成熟的玉米罷了,而且是沒有經過施肥的。”
湛兮理智地分析,再給聞獅醒和司農寺還有那些農家們一些時間,來年春夏他們就能篩選出較為高產的一批種子。
屆時再他的土法化肥,還有輔助系統給的各地精耕細作的執行建議
想必畝產個四五百斤,應當不是大問題。
這已經是一件足以讓加入這個項目的所有人,都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偉大功績了
到時候肯定所有人都會樂得發癲發瘋的,就是那種“噫好我種了”的精神狀態。
畢竟大雍如今的糧食生產率在什么水平呢
平均而言,大雍大概一頃出米五十余斛,也就是說,大雍每畝產米為一石多一些。
而現在的一石,是后世的一百來斤,也就是說,大雍的小麥和粟,一畝地的產量都只是在一百斤以上
如此,能便能理解太子看見玉米豐收時的歡喜了吧
這哪里只是看見了豐收的玉米,這是看見了天下黎民皆得飽腹的希望啊
這是看見了擴張領土的底氣啊
當然,由于大雍地廣物博,氣候雨水土壤各種地理條件不同,作物的產量的差距也是極大的。
大雍最高產的是南方的水稻,用目前最先進方法,在最肥沃的土地種植水稻,畝產高的可高達三石。
這也就是現在玉米的產量,三百多斤。
這也是為什么二皇子和太子以及玉米項
目的相關研究人員和負責人上上下下,雖然為玉米的產量感到歡喜和小麥與粟比起來,但也沒到狂喜的程度和水稻比起來。
但是玉米的潛力是巨大的,湛兮相信,他們很快就會為它感到“狂喜”的,并且還會恨不得把腿跑斷,一股腦沖進紫微城,向帝后匯報這消息的。
聞獅醒聽見湛兮提起化肥,有些好笑aaadquo前輩們都是謹慎的人,玉米種子數量不多,他們并不愿意用玉米做實驗,驗證化肥的作用,倒是現在aaaheiaaahei來aaa看最新章節aaa完整章節”
她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模樣很是歡快“他們在給野草施肥”
“效果如何”
“幾乎可以說是幾日就能見到可怕的功效了”
湛兮想了想野草瘋長的畫面,頓時覺得太美了,不想繼續構思下去。
“我下一批的玉米便能用上化肥了,”聞獅醒高興地說,“我還與一個農家的師兄打賭,看看三個多月后,誰的畝產量高”
聞獅醒的師兄太多了,她自個兒壓根理不清楚自己的師門究竟有多么龐大,又究竟有多么復雜。
他們許多人的理念根本不同,甚至立場相對,利益相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