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的人”
梁州那么大,在羊城做生意的也不止一人,蔣知達說的人,初夏想了想,難道是她在梁州經常去買衣服那家店的年輕人
他每次進過來的衣服都是從羊城拿的貨,因為在梁州市里他的衣服最時尚,初夏和安安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在那里買的。
“是賣衣服的嗎”初夏問蔣知達。
“不是,和我做的一樣的生意,叫齊向東,表嫂有沒有聽說過”
初夏的眉心皺了皺,她知道這個人是誰,原書男主齊洺的父親。
之前她一直在疑惑,原主去世后,岑淮安就被接去西北了,他后面怎么會和齊洺產生聯系接著發生書里后面的那些事。
現在蔣知達認識了齊向東,聽他語氣兩人關系還不錯。
所以以后岑淮安和齊家人再次遇上,應該就是從蔣知達這里開始的。
有同在梁州的關系,還有齊家的有心討好,岑淮安和齊洺慢慢關系變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初夏在心里嘆口氣,她以為離開梁州,遠離了關燕和齊洺,就遠離了原書的內容。
現在看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不過蝴蝶翅膀已經煽動,就算齊家人都來了京城,現在的安安已經不是書里缺愛的安安了,安安也不會變成書里描寫的那樣。
“我知道他。”初夏對蔣知達說,面上的笑收了起來“他家和我家是鄰居。”
蔣知達望向初夏,他感覺到了她態度的變化,他面上露出思索。
“我倒是沒聽齊向東說過他的家庭。”
初夏語氣淡淡地說“我們兩家接觸不多。”
是鄰居卻沒什么接觸,很明顯表嫂對齊家的觀感應該是不好的。蔣知達心里有了成算,和齊向東的合作,他也得考慮考慮了。
相比較剛接觸不久的齊向東,蔣知達當然是信任初夏。
蔣知達跳過齊向東的話題,和岑崢年、岑淮安、初夏說他在羊城做生意的事。
這些年,蔣知達做生意不停往返羊城和京城,他遇到了很多事,也成熟了很多。
蔣知達很少和家里人說他在外遇到的驚險,只會去找他大哥說,問他大哥他的處理方式怎么樣。
在生意的一些大決策上,他也會問初夏的意見。
初夏知道她和岑崢年的錢入股了蔣知達的生意時,她是沒想到的。她一開始就是拒絕,她們只是出了一部分錢,生意都是蔣知達和錢然出力做的,這對于蔣知達兩人不公平。
但蔣知達堅持,說如果沒有她和岑崢年的錢,他的生意也做不起來,這個股份她不能不要。
兩人爭了半天,最后各退一步,她要,但只要百分之八的股份,不要20那么多。
蔣知達生意剛開始做的時候,初夏的分紅很少,她也沒拿,讓蔣知達繼續投進生意里。
后來他的生意大起來,在京城也開了兩家店,初夏才開始每年拿分紅。
在蔣知達不知道是該拼一把還是穩一點時,初夏會給他關鍵性的意見。
她知道以后的一些方向,也會讓蔣知達避開一些坑。事實證明,蔣知達聽初夏做的事,沒有做錯的。他也越發信服初夏的眼光。
岑崢年對生意方面了解不深,他不插嘴初夏和蔣知達的說話。他坐在一邊削蘋果,削好之后,又用刀子在盤子里把蘋果切成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