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崢時聽到西望說這些話都頭疼,他揉著腦袋,穿上拖鞋把窗戶關好,才轉身和西望說“你小點聲,別被爸媽聽見了。我爸一向說話算話,他答應的事不會變的,不過你再這樣不滿意,我爸一生氣就真的說不一定了。”
岑崢時只想安穩在京城過完這個年,西望一直不順心,搞得他兩面夾心,日子會過得很不舒服。
西望撇了撇嘴,把想說的話咽下去了,他們要想出來大山里的部隊,只能依靠岑崢時的工作調動,她現在不敢惹急了岑父和蔣勝男。
初夏年后在醫院工作的第一天,病人很多,都是過年這幾天積攢下來的,直到中午吃飯的時間,她和葉孟春才有時間歇會兒。
兩人坐在唐老太的休息室里吃飯,飯菜是在醫院食堂統一打的,不算很好吃的大鍋飯,也不至于難吃到難以下咽。
正吃著,一個護士敲了敲休息室的門,探進來頭說“羅醫生,有人找你。”
“是誰啊”初夏有些疑惑地走出去,看到正站在走廊里眼睛通紅的蔣知儀。
“知儀”
初夏看到她,很意外。她猜測可能是岑崢年、岑淮安或者蔣知達來找她,完全沒想到是蔣知儀,而且她眼睛紅腫著,一看就是剛剛哭過的模樣。
“表嫂。”蔣知儀的聲音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帶著滿滿的頹喪和難過。
此時葉孟春也出來了,看到蔣知儀的狀態,她用鐵飯盒給初夏示意了下“我吃完了,去洗飯盒。”
葉孟春把休息室讓給了兩個人,唐老太的家離醫院近,她上午看完病人就會回家休息,等下午上班時間再過來。
初夏領著蔣知達進休息室,給她倒了杯水,她端著茶缸,低頭看著水的波紋,聲音悶悶地說“表嫂,我媽不同意我當記者。”
初夏的飯還沒吃完,她下午跟著唐老太要看的病人很多,她必須得吃飽飯,所以她繼續吃著飯。
聞言初夏抬頭看向蔣知儀“你把你的想法都和你媽說了”
蔣知儀沉重地點頭“我實在受不了我媽的監督學習了。大年初二就把我關在家里學習,每天還要抽背我學習的內容,我一點都不想學,所以好幾次都在她那里沒過關。我媽就發火了,我當時也生氣,腦子一熱脫口而出我不想考研究生,我想去當記者。”
初夏都能想到接下來的場面,以周華穎的脾氣,她絕不可能允許蔣知儀的不聽話和頂撞。
果然,蔣知儀接下來說的場面就是這樣的。
周華穎直接說不同意,覺得當記者又累又苦,有時候跑的新聞還有危險性,根本不適合女孩子做。
她很不理解,像她一樣做個高校老師多好,有寒暑假,也不用風里來雨里去跑新聞,上完課就可以休息了。
周華穎是沒有那么大的上進心的,并不像其他老師一樣一心做科研或者做課題。
她休息的時間只喜歡寫寫詩歌小說散文,投到出版社里。
周華穎的文采很好,在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氣的作家。學校里的領導也尊敬她,她在學校日子很舒服。
因此周華穎就想蔣知儀也走她這條路,有她和蔣二舅照顧著,蔣知儀這樣走會非常順,日子也會和她一樣舒心。
蔣知儀和周華穎說不通,蔣二舅站在周華穎那里,他也認為周華穎的安排沒有錯。
他苦口婆心勸蔣知儀“父母不會害你的,我們都是為你好,你以后長大了就會明白了。”
從小到大,蔣知儀聽這句話聽得耳朵都冒繭子了“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
可不管蔣知儀怎么解釋,怎么說她的理想,周華穎和蔣二舅的態度都沒有變,甚至還說她要是不聽家里的,以后就不要問家里要錢了。
蔣知儀不是說她長大了,真正長大的孩子,不需要父母養。
蔣知儀哭得不行,心里特別難受,撂下一句“不要錢就不要”,然后她就跑出來家門找初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