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二人乘車趕往玉石行后身的院落。
打開門鎖,這里顯得有些破敗,屋頂的雜草已經有一人高了,院子里面更是顯得荒蕪。
南側一個獨立的小樓,剩下南北兩排房子都是很高大的屋舍,讓人稱奇的是,兩排房子竟然不是起脊的磚瓦屋頂,而是建成了平頂,這樣的屋頂周恒在清平縣是第一次見到。
估計,建造之初是想留著晾曬什么貨物而用的,因為旁邊就有樓梯通往屋頂。
所有房屋的門窗齊全,里面空空如也,門全都是雙開的大門,周恒越看越是滿意。
讓人去叫薛老大他們過來,房子都是完好的,只要找人修葺一番,完全能用,這個院子比回春堂的后院大了一倍,屋舍更多更高大,做庫房也好車間也好都非常適合。
龐霄引著周恒到此后,就走了。
周恒沒留他多呆,畢竟需要處理的事兒太多,留下也不能好好招待。
當晚周恒去了梅園,送上十幾斤醬馬肉,還有糯米藕、藕合、茄合和蘿卜丸子,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吃食,不過這大梁很少有人吃油炸的東西,朱筠墨非常喜歡,和周恒聊了很久,周恒才離開。
之后的七天,周恒忙的團團轉。
這處院落,兩排的屋舍全都加蓋了一層,城外的工程已經結束,找工人非常便捷,價格也很實惠,沒有五天就建好了,不求什么精工細作,只要結識耐用就好。
小樓裝潢的很溫馨,周恒打算自己住,剩下的兩排房屋,樓上都用來居住,樓下南側用作倉庫,北側給薛老大用來當作坊。
用了兩天的時間,薛老大將作坊置辦齊了,此刻志愿者中,靈山村的人撤下來十多個,負責蒸煮灌裝的、負責采摘運輸的、還有負責售賣的,分工明確,當日就開始制作。
畢竟清平縣已經封城多日,城內的幾處荷塘就有蓮藕,而且數量還很大,薛老大派人挖回來,制作好糯米藕和藕合,開始拿出去售賣。
這些周恒都沒去管,畢竟在城內搗鼓,應該沒什么大問題,醫館居住的人也都搬到此地,為了與回春堂進行區分,周恒想了想將這里命名為二號院。
回春堂騰出來的幾間房子,全都改成病房,此時回春堂內的病房數已經達到十間。
周恒每天都去一趟城外,隔離區就剩下二十幾個重患,這些還多是因為外傷或者局部感染需要治療的,暫時在這里照顧著,真正的疫病患者已經剩下兩個。
而隔壁的觀察區,人多一點兒,有四十多個在這里隔離觀察的災民,他們是從別的縣城跑過來,有些許輕微的癥狀。
因此這里只是張安康帶著兩個回春堂的人留守,其他的人員都撤出了。
至于安置區,已經完全進入正軌,衙役和一些鄉紳家的家丁,扶著治安和灑掃,每天清理一遍捕鼠器械,然后進行掃撒消毒。
有些想要投親靠友的,也都開始陸續撤離,城外的兩萬多災民,此刻留下的不到一萬二千人。
進出城的管控也沒有原來嚴苛,只要不是來自疫區,不發燒不咳嗽,進行全身消毒后,可以進入清平縣城內。
至于柴汶河一代,衙役早就去查探過,當地的水退去大半,不過房屋和土地還是泡在水中,加上雨水豐沛,看樣子還需要一些日子能完全退去。
城外這些災民知道,入冬前不可能再補種什么了,只等著水退去,回去清理房屋。
不過這事兒急不得,因此也都安心住下,等著朝廷和官府的進一步安排。
......
九月二十九這天,周恒放下銘宇送來的報表。
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茶水已經不再冰冷,反倒有些燙嘴。
抬眼一看,原來是冬兒站在自己身側,瞪著大眼睛看向自己。
小丫頭經過幾日的休養,身體好了很多臉色紅潤了,臉頰上也有些肉,看著就像年畫上的娃娃,非常可愛,抬手揉揉小丫頭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