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日黛玉棄舟登岸,在丫鬟婆子的服侍下到了榮國府,見了賈母,祖孫二人俱是肝腸寸斷,在眾人的勸解之下,賈母好容易止住悲聲,待黛玉拜見過了,才忍淚笑道
“這骨肉相見原是喜事,正該高興才是,反倒哭起來。”
一面又跟黛玉介紹了邢夫人、王夫人乃至李紈,黛玉一一都拜見過了,賈母這會兒已經收了淚,攬黛玉在身邊坐下,吩咐道
“快去請姑娘們來,今日”
才說到這里,門口已有丫鬟笑著稟了一聲
“啟稟老太太,姑娘們到了。”
賈母笑著點一點頭示意她們進來,又朝底下眾人說“可真是,又叫四丫頭算著了”
邢夫人在下首笑著接了句“四丫頭不比旁人,到底是那邊大老爺的閨女,是有點子福氣在身上的。”
賈母還沒答話,那邊兒丫鬟婆子已簇擁著三位姑娘進來了,黛玉連忙站起身來,留神打量了一番。
前兩位年紀大的,一個是溫柔沉默,觀之可親,一個顧盼神飛,見之忘俗,兩人卻是一樣的裝束,唯有旁邊一位年紀尚小的,卻與她二人不同,穿了件翠色捻金襖,卻不知是什么材質,底下是一條白綾子裙,外頭卻又有一層淺碧色的花籠裙,繡著幾只飛燕,甚是靈動。
且這小女孩雖然形容尚幼,然而瞳清眉淡,靈氣逼人,散淡自在,落落大方,與尋常稚齡小女又有不同,引得黛玉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這邊廂,李紈已經起身,為黛玉一一引見“這是你二姐姐迎春,這是三妹妹探春,這位是你四妹妹惜春。”
雙方一一見禮過,黛玉默默記了幾人年齡序齒,賈母又問起黛玉的病,黛玉一一回了,自然也提到了那癩頭和尚和跛足道士“說了些瘋瘋癲癲的不經之談,自是沒人理他,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
賈母聞言,點一點頭,卻看向惜春
“四丫頭,你瞧著你這姐姐如何呢”
黛玉面上不顯,心下暗暗納罕,若說醫藥之事,自然該問朝廷供奉,再不濟也是見多識廣的老人,如何外祖母卻反而向稚齡小女詢問,一定是有個緣故的,只是不知端地。
惜春這會兒正捧著茶喝了兩口,聞言便端端正正地將茶盞放好,回話
“老祖宗若問,我也就直說了,那兩個人說的原是好的,一片憐惜之心倒不糊弄人,只是事涉天機,不敢說透,遮遮掩掩的,怎么怪得人家不信他至于那兩句話也是有理的,不過據我看來,外姓親友一概不見也太過了,只是這哭聲一條,是萬萬不能輕視了去,林姐姐倒要當心。”
“老祖宗若不放心,不如讓林姐姐跟我一道住著,有我陪伴,料想可以無虞。至于丸藥,老祖宗那兒橫豎也是在配,給林姐姐帶一份兒就是了。”
賈母點點頭,疼惜地看了黛玉一眼
“這也是有的,畢竟是情發于心,若是總見哭聲,心里自然要坐下病的,黛玉兒以后可要時常寬心,你母親若知道,也是希望你好好的。”
說到此處,賈母眼圈不免有些發紅,怕惹得黛玉傷心,連忙岔開話題,看向惜春
“你這姐姐新來,我心里舍不下她,要留她在身邊住幾日再說,既然有解釋之法,想來也不妨事,你平日多上心就是了。”
說完,便看向諸人“四丫頭的話,你們可都聽見了,若是誰惹了黛玉兒難過,叫我聽見可是不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