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不過是追隨父親修道,因此才有了一星半點扶乩之能,事情成與不成,關鍵不在小女,何況小女自認不及王爺,那日扶乩之事唯殿中近臣可知,再不料王爺您也知道,可見王爺實在料事如神,若由您出馬調查,想來不及三日,定能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惜春并不認識這人,但見他口稱皇父皇兄,便知是今上現在還在世的唯一一個弟弟忠順王爺了。
忠順王和皇上的關系惜春不了解,但看太后和甄太妃的關系,大概也能猜測出,這兄弟倆的關系應該也不算太好。
也正因如此,惜春大膽猜測,那日之事皇上是不會告訴忠順王的。
一國之君,求神問卜地想要個兒子,實在不是體面之事,皇上又怎會在關系不睦的兄弟面前自揭其短
而她自己,自然也沒有往外說過。
那事情就有趣起來了,到底是誰讓忠順王知道,皇上曾經這樣考察過她扶乩之能的呢
別管透露此事的是宋世文、戴權還是別的什么使喚的人,忠順王都難逃干系。
你一個藩王,打聽皇上御書房里的事兒,居心何在
果不其然,皇上臉色登時就變了,連帶著上皇臉色都難看起來。
雖說對上皇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既然點了皇上坐龍庭,那就是已經做出了抉擇。
上皇想看到的,是江山穩固、兄友弟恭,可不是江山易主、兄弟鬩墻。
忠順王百口莫辯,事情的確是他從小太監那里打聽來的,卻實實在在不是為了寒磣皇上,倒是為了薛家的案子。
薛蟠是殺人了不假,但殺的是個鄉紳公子,據忠順王看來,事情可大可小,如果他從中運作一番,未必不能救薛蟠一條命。
救下了薛蟠,薛家日后自然能為他所用,薛蟠莽撞無知,他便可以以匡助為名,名正言順地往薛家的生意里安插人手,這對他來說是件好事兒。
他哪知道皇上找惜春只是為了猜寶珠,以及算算周妃肚子里孩子的男女啊
忠順王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頓時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急得汗都冒出來了。
甄太妃眼里有幾分陰冷,沒想到賈家這小丫頭這般難對付,才五歲就這么著,長大了還了得呢
上皇輕咳一聲,狠瞪了一眼忠順王,總算是在外人面前,替兒子留了一分顏面,便看向惜春
“閑事休提,你只說這東西究竟有何妖法,又為何會冒出紅光,長鳴不止”
惜春恭恭敬敬地低下頭,柔聲開口
“啟稟陛下,這是臣女為大殿下持誦過的護身符,殿下帶著它時,倘若遇到危險,護身符便會發出警報,如此看來,恐怕那盆用來洗三的水有問題。”
甄太妃目光銳利,冷笑一聲
“真是賊喊捉賊此次洗三禮由麟趾宮與鳳藻宮共理,倒水的正是你賈家出身的大姑娘,你如今說水有問題,不就是不打自招了”
惜春一怔,給大殿下倒水的怎么會是元春元春不是采選入宮充任女史的嗎
宮中的女史還管洗三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