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天機不可泄露,若非太妃執意要將這抄家滅族之罪栽到賈家身上,小女也不會冒著遭天譴的風險,與您爭執這一場,小女性命不足掛齒,但我賈家百年榮耀,豈可因小女一時善意之舉,毀于一旦”
“如今線索俱已給出,小女不必亦不敢再多言,寸身之命雖不足惜,但小女還想留著這命,多為吾皇盡忠幾回。”
上皇點點頭,倒是對惜春的話很是受用,便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會意,冷笑著看向忠順王
“如今事態未明,甄太妃和忠順王弟索性就留在宮中,陪伴皇父與母后,等事情明晰,再行議斷。”
說完,皇上又扭頭看向親貴一方
“北靜王,朕如今便著你與忠順王世子,再加上戴權三人暗查此案,限十日之內,務必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北靜王和戴權連忙出列領旨,一旁的忠順王面如土色,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子嗣這方面,他倒是比皇上爭氣,早早地生了嗣子,封為世子,可是他的兒子今年才不過十歲
一個十歲的孩子,能夠查案嗎
他又不是賈敬,生得出賈惜春這樣的妖孽
皇上此舉,既是堵他的口,也是一種明目張膽的威脅
若在平時,忠順王必然會據理力爭,他雖然只是藩王,但從前有上皇溺愛,又有甄太妃和甄家暗中幫扶,朝堂上也并非全無黨羽,本可以與皇上有一爭之力,無奈今日他本不是為了逼宮而來,自然也不會帶著足以讓他從深宮大內全身而退的人手。
給大皇子過個洗三禮而已,誰能想到,他能把自己過得有來無回
自己的性命都落在人家手里,還鬧個什么勁兒
證據在前,若是皇上當真發狠砍了他們母子,難道還能指望江南的甄家,或是朝上的黨羽一齊反了,替他討個公道
他若是有反的把握,今日還至于坐在這里,和皇上演什么兄友弟恭嗎
上皇看著一旁哀哀切切的甄太妃,從前那些柔情此時已化作了深深的忌憚與厭煩。
皇上與皇后成親九載,踐祚三年,好不容易才得了一個嗣子,就算日后不是此子繼承大統,此時此刻,這孩子對皇家的意義也不一般。
甄太妃此舉,并不僅僅是謀害皇嗣那么簡單,皇上若無嗣子,便得從皇族親近子弟中過繼嗣子,而皇帝活到成年的兄弟,只有忠順王一人,這嗣子自然別無選擇
當年上皇在皇上與忠順王之間猶豫良久,最終選擇了皇上繼位,未嘗不是考慮到了甄太妃背后的甄家勢力。
甄家可以出無數個妃子,但絕不可能出一個太后。
他是老了,不是老糊涂,念舊歸念舊,這些年也從不曾放任哪一家獨大。
上皇和皇上的爭執,從來不在該不該整頓豪族勢力,而是該以什么樣的方式。
上皇的念舊,只代表他愿意在清算的時候,給挨宰的世家換上一把利刃,省得他們鬼哭狼嚎。
如今甄家出身的甄太妃有了這樣的念頭,算是結結實實地惹到了上皇。
上皇老了,連皇位都舍得下,陪伴多年的枕邊人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