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抵達京市是半夜兩點半,一家三口下意識攔了輛出租車,卻被高達四塊八毛錢的起步價嚇到。
起個步一半的存款就沒了,如果送到家,恐怕全部的存款都不夠。
不能打車,這個點也沒有公交車,從火車站離開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背著行囊靠步行,但這不包括嬌生慣養的林二少、優雅從容的前港姐冠軍和縮水到四歲的林年年。
打不起出租車,還能坐人力三輪車,這就便宜多了,送到家門口只要四塊五,還不到出租車的起步價。
不過,慢也是真慢。
一家三口連塊表都沒有,火車兩點半到站,坐上三輪車的時候得差不多三點鐘了,而等到他們到家下車,天上的星星還未完全隱去,但東邊太陽的輪廓已經顯現,天快亮了。
騎了至少兩小時,只要四塊五毛錢,簡直是業內良心。
林二少下車的時候還跟人道“這一路麻煩老兄了,您是實誠人,留個聯系方式,下次用車我還找你。”
實誠人笑得一臉憨厚“您說笑了,哪兒有什么聯系方式,我滿京市跑,不固定在一個地方。”
有時候碰見精明的,光講價就能講十多分鐘,要是碰見冤大頭,像眼前這位,一點不還價的,一單能賺兩單的錢。
但不還價還夸他實誠的冤大頭,他拉車一年多也是頭一次見。
林家三口渾然不覺被宰,道謝下車后存款由不足十元變成了不足五元。
這里是服裝廠的家屬樓,林家原本住的是面包廠分的平房,幾年前,林大嫂做主添錢把原來的三間平房置換成了這里的三間樓房,原身夫妻倆去年帶孩子回來過一次。
雖然都是三間房,但樓房這邊的面積比平房要小,只是條件更好,冬天有暖氣,每層樓都有衛生間,雖然都是公共衛生間,可住平房是好幾個大雜院共用一個,廚房直接安在了門口的過道里,里面的不到四十平的三間房被分隔成一間客廳和四個臥室。
因為天剛蒙蒙亮的緣故,筒子樓里靜悄悄的,沒什么聲響。
咚,咚咚。
敲門聲格外清晰,林父林母住在由原來客廳分隔出來的臥室里,簡單來說就是把這套房子原來的客廳一分為二,一半做為客廳,另一半當臥室用,臥室和客廳之間只隔了兩個衣柜和一道布簾,走廊過道里的腳步聲老兩口都能聽得到,更別說敲門聲了。
“老頭子快起來,是不是小北他們回來了”林母推了推旁邊的林父,自己也趕緊披上褂子,趿拉著布鞋去開門。
林父慢了一步,摸索著戴上眼鏡,剛掀開簾子,就看到站在門外的小兒子一家。
“快讓孩子們進來。”林父啞著嗓子說道,“自從接到你們的信,你媽這幾天晚上就沒睡踏實過,總算是盼到你們來了,趕緊進來坐,肚子餓不餓,老婆子你趕緊給孩子們做點飯,房間都給你們收拾好了,要不先休息一會兒,等飯好了叫你們。”
林母早已紅了眼眶,一邊把小孫女往屋里抱,一邊嘮嘮叨叨“孩子都瘦了,去年就說讓你們把孩子留下,我在家不上班多一個孩子也能照顧得來,非不聽。”
雖然做足了心理準備,但到了跟前,林二少還是喊不出爸媽。
姜露就不一樣了,作為一個曾經的演員,雖然演技不怎么樣,但對喊陌生人爸媽有經驗。
“爸媽,行李放哪兒”
自然是放在臥室,林母抱著孫女,打開左手邊的臥室門“都給你們收拾好了,早在搬進來住的時候,這間房就是給你們準備的。”
當年大兒媳要把平房換成樓房,她們老兩口把家里的積蓄拿出來大半,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留一間房給小兒子,為此還逼著老大兩口子立了字據。
家里人多,總共改了四個臥室出來,次臥沒動,主臥一分為二成了兩間,又在客廳間隔出來了一間臥室,每一間都不大,她們老兩口住一間,老大兩口子一間,老大家的兩個孩子住一間,剩下一間是留給小兒子的。
小兒子沒回城之前,這房間一直當成雜物間來用,前幾天收到信,她就趕緊把房子收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