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百多。”
“多多少”
“一百二,家里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更別說幾年前咱們還置換了房子。”顧青解釋道,“我不反對給小弟錢,只是能不能緩著來。”
顧向南沒管過家里的錢,但收入都是明擺著的,他爸的工資加上他和媳婦的工資七十多塊呢,他爸雖然自己會留些零花錢,可還是會把大頭交出來,差不多每個月他們能有七十塊的收入。
一年就是七百塊,就算是花一半,那一年也能攢下三百五。
一百二這個數字,大大出乎林向南的預料。
“那就一年給一次,一年至少一百,直到還完為止,你拿一百塊給我,我明天就去找小弟。”
至于家里頭只剩二十塊,他倒不擔心,再過幾天就是月底發工資的時候了。
“明天早上拿給你。”顧青沒反對,一年給一百,五年還清,倒也劃算,“但錢不能不明不白的給,還是要立一個協議寫清楚,每次給錢你們倆都簽個字,讓爸媽也做個見證人,以后這套房子就徹底歸咱們了。”
再過十年,拿五百塊錢也換不來這套房子里的任何一個房間,哪怕是最小連窗戶都沒有的那間。
再過二十年,別說五百了,五萬都買不到那個小房間。
五百塊錢換回家里最小的那間房,讓丈夫安心,還能安撫公婆和小叔子一家,對顧青來說是劃算的。
“協議就不用了,都是一家人何必弄得這么生分,我明天和爸一起去找小弟,順便勸勸他從姜家搬出來。”林向南頓了頓又補充道,“咱們曾經簽過字的那張契約書也會拿回來。”
一百塊錢省一省花一年都沒問題,一家三口在外頭租個房子,總比住老丈人家強。
“那明天我也去。”
涉及到房子和錢,顧青認為還是慎重些為好,畢竟小叔子已經和上輩子不一樣了,上輩子是受人尊重的老師,可這輩子昨天表現的像個混混一樣,讓人放心不下。
怕弟弟太早出門,天剛亮,林向南兩口子和林父便急匆匆趕到姜家。
“親家,向北呢,我們來找他有點兒事兒。”林父臉色僵硬但語氣卻很緩和。
沒辦法,開門的是姜父,人家手里還拿著鍋鏟,進來后看廚房,也沒別人可見是姜父在做飯。
自家孩子住人家的、吃人家的,還讓老丈人給做飯,昨天還鬧騰出了要入贅的事兒,他在親家面前都站不直身子。
“老哥你們快坐,幾個孩子昨天舟車勞頓都累壞了,現在還沒醒呢,我也舍不得喊他們。”姜父樂呵呵道,“正好你們來了,我往鍋里多添把米,留下來一起吃吧。”
“不用了親家,我們出來的時候家里老婆子已經做上飯了,我們找向北有急事兒要談,您喊他一嗓子吧,讓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