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道了小叔子賺美元、妯娌拍一張照片就收三塊錢之后,顧青整個人開始焦躁起來。
她賺的還是太少了。
姜露會拍照,林向北會外語,連年年那么個小姑娘都會外語能賺錢。
她沒什么手藝,但是能吃苦,二房一家三口齊上陣,大房人更多。
林向南一身的精力沒地方用,公公婆婆也都還年輕,她的兩個兒子也都比年年大。
之前還在跟公婆慪氣的顧青,重掌財政大權,婆婆負責在家里煮茶葉蛋,公公好面子,去遠一些的地方擺攤賣茶葉蛋,丈夫嘴笨,把胖乎乎的小兒子帶過去表演吃茶葉蛋當活廣告,也擺一處攤子。
她月份大了,大兒子懂事兒,跟著她也能幫幫忙。
總之兩個字賺錢。
林二少和姜露拎著東西到家時,祖孫倆已經回來了,正在修理收音機。
這已經是姜父最近修的第三臺收音機了。
女兒一家之前沒收入花錢又猛時,姜父想辦法搞錢搞布料。
他是服裝廠的倉庫看管員,要賺外快很容易,倉庫里堆著的那些廢布頭都是沒數的,拿出來就能換錢,跟他同一崗位的幾個工友就有這么干的。
但他穿過那身綠軍裝,不想賺這種錢,以前不賺,現在也不會賺。
打不了零工,干不了體力活,姜父之前當的是通訊兵,多多少少學過些電路方面的知識,像電視機那種復雜的大家伙他修不了,但手電筒、收音機這些倒可以試試。
都是熟人的東西,就算是修不好,他也能給恢復成原樣,不會讓人家的東西壞上加壞。
他也不收費,女兒現在不缺錢,缺的是票。
別看現在外頭許多擺攤賣東西的,都沒人管了,但賣的基本全是吃的,不是瓜果蔬菜,就是雞鴨魚肉蛋,賣油的都很少,畢竟私人很難自己偷偷榨油。
想買布,買鞋子,買暖水瓶,還得要票。
想著票據,姜父很有干頭,林年年的干頭就更足了,不光跟著外公學修收音機,還去書店買了幾本相關的書籍。
外公上班的時候,她在家里看書,外公休息,她就跟著打下手拆卸修理收音機。
本來小升初之后,她就有物理課了,可現在
林年年已經不太記得四歲時的事情了,重新變成四歲小孩,小手小腳小個頭,刷牙洗臉都需要踩著凳子。
更重要的是,她真的一點都不想再重新上一遍幼兒園和小學,太浪費時間了。
現在這樣待在家里看書,跟著外公學習修理小家電,就挺好的,如果能再有個老師就更好了。
外公修理小家電靠經驗,不怎么看書,至于爸爸媽媽,據說是看到書就頭疼,嗯不包括小說和漫畫。
“爸,我們剛剛去買菜瞧見大嫂帶著林博遠在擺攤賣茶葉蛋,林家那邊沒發生什么事兒吧”姜露剛進門便開口問道。
姜父抬頭先看了女婿一眼,一口一個林家,就算女婿說了要入贅,就算女婿跟那邊鬧得不開心,但畢竟是女婿的親爸媽親大哥,聽了能高興嗎。
好像也沒有不高興,姜父沒從女婿臉上看到不高興的表情,小兩口的臉不一樣,但是臉上的表情一模一樣,除了好奇還是好奇。
“你大嫂她把工作賣了,賣了得有半個月了,不過也沒聽說林家出什么事兒,沒人生病,婚喪嫁娶也都沒有。”
姜父和顧青都在服裝廠,這事兒他算是知道的比較早的那批人,也見過顧青擺攤賣茶葉蛋,但他到現在也沒鬧明白具體是怎么回事兒。
一直沒跟女兒女婿說,是因為他不知道怎么說。
就算是分了家了,入了贅了,可女婿和林向南還是親兄弟,顧青這份工作當初還是接的林母的班。
女兒和女婿這段時間是賺了不少錢,可就他們一家四口人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林家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