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沒有。
林二少大概解釋了一下助聽器的功能,不過他也不是很懂。
“能不能用還得聽醫生的,我明天帶他去醫院掛個號問問吧。”
“好好好。”張老爺子一把抓住兒子的手,“明天去醫院,我我也跟著去,早知道該早來的。”
想著助聽器的費用,林二少在心里頭嘆了口氣,這年頭想雇個靠譜的人干活確實不容易,準備雇的倆保鏢,一個需要先看病,另一個的兒媳婦把他老婆心都勾走了。
這兩天一直往五樓跑,除了飯點,幾乎是從早上待到晚上,也不知道怎么會有那么多的話可聊。
五樓。
姜露打聽的依舊是部隊的那件事兒,當然她對軍隊怎么訓練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是文工團團花,是軍嫂們的日常生活,是家長里短。
“文工團的女同志是不是都特別好看團花是不是很多人追”
“沒有工作的軍嫂平時都做什么”
“部隊家屬院的小孩是不是從小就跟著一起訓練”
“有沒有那種隨軍之前口碑特別差,隨軍之后人人夸的軍嫂”
姜露不是在聊天,是在深入式了解年代軍婚文。
對周海燕來說,這些問題一個比一個奇怪,但還是都耐心回答了。
和年代文里寫的,不,應該是和姜露基于年代文想象出來的軍婚生活不一樣。
周海燕同志所描繪出的軍嫂生活要辛苦的多,有工作的辛苦,沒工作的也辛苦。
男人工作繁忙,早出晚歸,全靠女人撐起大半個家。
要自己出門挑水,自己帶孩子,自己洗衣裳做飯,還要自己種菜吃。
趕上男人出任務離家,家里的擔子就全都撂給女同志了。
姜露光是聽著都覺得辛苦,軍嫂不好當,像周海燕這樣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的就更難了。
“不容易啊。”
“誰都不容易。”周海燕不覺得辛苦,她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
人和人不一樣,姜露一看就是那種從蜜糖罐里養大的姑娘,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姜叔只有這一個孩子,能為了追男友下鄉當知青的姑娘,勇敢又恣意,孩子都四歲了,也還活潑的像個小姑娘。
“我的假期比較短,明天就該提前走了,他們爺仨還要再待幾天,這個是我們醫院的電話,有時間可以給我打電話聯系,寫信也行,反正地址你也知道。”
“這么快就要走了”姜露有些舍不得,穿過來這么久,她頭一次遇到聊得來的人。
“我們醫院就有兩婦產科大夫,我不回去,另一個大夫就得一直值班,這都出來一周了,得回了。”
姜露總是在問部隊的事情,但沒怎么問過周海燕的工作,所以也是剛知道周海燕居然是在婦產科工作。
在婦產科工作的軍醫,是挺少見的,不過既然有家屬隨軍,那肯定需要婦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