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林父和顧青來回扯皮的過程,姜露照相館的生意開始慢慢變多。
明明開的是結婚照相館,但最多的生意卻不是拍結婚照,而是修眉化妝盤頭。
拍結婚照,在這個結婚率不高的年代,在這個結婚紀念日還不流行的年代,基本都是一錘子買賣,所謂回頭客是不存在的,頂多是別的新人見照片拍的好也來這里拍結婚照。
但姜露卻不缺回頭客,而且回頭客往往都會帶著好幾個小姐妹一起來。
修一次眉毛兩分錢,剪一次劉海也是兩分錢,畫一次全妝三塊錢,發型設計一塊錢,全包是四塊錢。
她現在已經不干攝影的活了,攝影拍照逐步由劉伯伯接手,這工作不難,強子也不笨,只是拍照肯定要跟顧客交流,強子現在近距離交流已經沒有多大問題了,但遠距離,超過一米,聲音都聽不到,又怎么交流溝通。
所以,強子目前負責招待客人和結賬,劉老爺子和姜露則是店里的兩大技術人員。
隨著生意越來越多,林二少卻有了些許的憂慮。
店里的生意好了,大家越來越忙,也就意味著強子或許很快就沒有時間回家做飯了,那回家做飯的人豈不就變成了他這個唯一的閑人。
不想做飯,不想工作,只想躺平的林二少,懷念穿書前家里的保姆阿姨,也懷念外賣軟件。
家里現在沒有多余的房間安置保姆,而且老岳丈和劉伯伯肯定也不會同意這么奢侈的行為,林二少只能把希望放到外賣上。
國營飯店不可能送餐服務,哪怕是生意差的國營飯店,服務員都一副愛吃不吃的樣子。
林二少找的是這兩個月新開的私人小飯館,衛生情況和口味都不錯的私人小飯館,先訂一周的餐試試,午飯和晚飯兩頓,六人餐,葷素搭配,送貨上門。
“等這家館子吃膩了,那就再換一家。我們這也算是支持個體戶創業了,既方便了自己,又讓別人賺了錢,賺了錢的人之后還有可能去咱們照相館消費,錢流動起來才叫錢嘛。”林二少如此解釋道。
姜父和劉老爺子都沒說什么,雖然這么辦是挺浪費的,但之前也不省,小林買菜是想吃什么買什么,牛肉再貴也要買,冬天的黃瓜比肉貴也要買,不比吃小館子便宜。
賺錢養家的姜露就更沒意見了,她還給老公孩子還有她爸都發了零花錢,往后每個月都有。
照相館的生意火爆起來之后,在家屬樓也就瞞不住了,尤其是姜露的化妝水平,被傳的神乎其神,八分的美貌能化成十分,六分的清秀能化成九分的美人,丑人都能化成清秀佳人。
在街坊鄰居們的傳聞里,姜露靠著一手神奇的化妝術大賺特賺,養著一家老小,老公不用出去工作,還天天都能吃館子。
林二少的大名這段時間不說響徹西城,但在本街道已經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名人了。
上門女婿不多見,吃軟飯的男人也不多,能做到林向北這份上的就更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