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年人還這么多,他就拿紙記下來,再上門拜年也不晚。
其實除了往年一直互相拜年的那十幾戶人家之外,小兩口最應該去的是林家。
不過小兩口自己沒提,林家到現在也沒過來拜年,姜父也就沒提這一茬,晚點就晚點吧,早拜晚拜都一樣。
無論是林向北和姜露,還是林向南和顧青,都清楚這個年是遲早要拜的,親兄弟又住前后樓,除非有深仇大恨至此不再往來,不然就不能不上門拜年,但都有意磨蹭。
林向北和姜露把林家所在的那棟樓放到了最后,到林家拜年的時候已經十一點鐘了。
“怎么才來,年年呢”林父望著兩個人身后。
“年年太小了,我們怕她感冒,所以就沒帶出來。”林二少回答道。
不孝子。
自打回城以后,小兒子一開口,林父胸口就悶。
前后樓這么近的距離,過年了都不知道帶孫女來看看爺爺奶奶,這像什么話,他還給孩子準備了壓歲錢呢。
不給了,人都沒見到,給什么給。
林父不給,林母卻是掏出了個紅紙包“我給年年的壓歲錢,你們給孩子捎回去。”
輕飄飄沒有厚度的紅紙包,但里面放了一張大團結。
她給兩個孫子和小孫女包的都是兩分錢的紅包,給年年的是十塊錢,誰讓她這個做奶奶的虧心呢,三個都是她帶大的,就那一個一直沒幫上什么忙。
林父皺了皺眉頭,老婆子給壓歲錢就給壓歲錢,何必強調是自己給的呢,說他們兩口子一塊給的又能如何。
林父從兜里掏出一塊錢紙幣“我的也給年年捎過去。”
誰還沒有準備呢。
在物價沒有上漲的八一年,長輩給孩子壓歲錢一般都是幾分錢,一兩毛就算多的了,林父自認為也算是比較大方的爺爺了,大孫女今年收到的壓歲錢里肯定他給的最多。
林二少也從兜里掏了三個紅包出來,兩個拿給侄子,一個放在桌子上,都是他昨天晚上提前包好的,每個紅包里都小氣巴巴的只包了一分錢。
互換完紅包,林二少自覺是拜完年了,立馬就要帶著媳婦告辭走人。
另一頭,林向南和顧青也到了姜家,在發現小弟和弟妹都不在的時候,兩個人同時松了口氣。
林向南不想見是因為心虛,都知道他們兩口子賣了工作,可欠小弟的四百塊錢一直沒還,媳婦的意思還是和之前商量好的一樣一年還一次。
他拗不過媳婦,也不好意思見弟弟、弟妹,就是面對姜老爺子,也有些抬不起頭來,不敢直視姜老爺子的眼睛。
顧青倒不是因為心虛才不想見小叔子和妯娌,而是因為害怕。
怕不如人,怕在人面前露了怯,怕被當著面比下去。
她在外面遠遠的看過姜露開的照相館,店不算小,人流量很大,肯定不少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