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覺得袁紹對待他的態度稍有那么幾分冷淡。
可一想到傳聞中與袁紹相交的人,都是張邈、何颙、許攸這樣的人物,又覺得這態度實在不足為奇。
等袁紹去與畢嵐會合,他又后知后覺地想起來,他竟然忘記問喬琰那列侯之位,是否在袁司徒的影響下最終得以取消。
但他琢磨著以汝南袁氏的影響力,想來應當不成問題才對。
至于因為這誤會可能造成對方失去一個天大的上升機會
反正他是沒什么負罪感的
淳于瓊一邊心中思慮,一邊行到主帳之前,卻驚覺畢嵐已經更衣妥當,手執圣旨立于首位,皇甫嵩、盧植與喬琰也早已到了,連忙在末位尋了地方站定。
而后,他隔著人群朝著中常侍畢嵐看去,扯了扯嘴角,頗有幾分不屑之色。
要知道畢嵐此人乃是因為制作奇巧之物的手藝才得到劉宏器重的,有倉龍、玄武闕跟前的銅人,有玉堂與云臺殿前的四座大鐘,還有平門之外的天祿蝦蟆,總之在淳于瓊看來沒一樣正經玩意。
偏偏在他手中的那圣旨卻意味著皇權浩蕩,在畢嵐將其展開的第一時間,在場眾人便盡數跪了下去。
“應天順時,受茲受命”
“光和七年五月十六日”
“制詔左中郎將皇甫嵩卿為平亂主帥,與朕斬將破軍,平定豫、冀二州,功效尤甚今遣印綬,封為槐里侯,食邑萬戶。”
“制詔北中郎將盧植卿抵冀州以來,束身自修,執節淳固,不冒進,不貪功,克艱履險,終得成功今遣印綬,封為錢塘侯,食邑萬戶。”
槐里侯,錢塘侯,兩個縣侯
此地的兩位最高軍事長官皇甫嵩和盧植都得了縣侯的封賞,底下的人在為他們感到欣喜的時候,也不免對自己的封賞有了幾分期待。
主帥如此,底下的人大抵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只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緊跟著下去的一條竟然是。
“制詔喬氏女琰”
這六個字一出,即便是冷靜如喬琰也不覺在目光中露出了幾分喜色。
不過因為她此刻尊奉圣旨而低首,并未被旁人給察覺而已。
僅次于皇甫嵩和盧植的制詔,即便不如這二位也足夠了,起碼她那一出辯論之會并未白做無用功
她緊跟著就聽到畢嵐念道
“念汝深執忠孝,與朕謀謨帷幄、決勝千里,有孤膽之勇,亦有統帥之能夫名冠天下者,當受天下重賞,今遣印綬,封為樂平侯,食邑萬戶。敬之哉”
食邑萬戶,樂平侯,這竟也是個縣侯
淳于瓊差點在后排失聲驚呼出來。
他本以為袁公怎么都該將喬琰的封侯旨意給弄回去了,可怎么還反倒封出了個縣侯來了
這
這對一個此前并無官職與爵位在身的人來說,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