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樂平侯是被你們帶入京中來的,她近日在做些什么”劉宏又接過了一旁的侍從遞過來的翎羽箭,一邊將其拋擲而出一邊問道。
張讓早等著劉宏問及這個問題。
以喬琰這個大漢間隔了數百年方才再出一女侯的存在,劉宏到她抵達京城后七日方才問起,算起來已經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了。
但想想又覺得,劉宏封賞出這個縣侯難保就不是在跟當朝那些個官吏唱反調,現在才想起來好像也不足為奇。
他躬身回道“回陛下,奴婢前日聽梁孟皇在送字帖來的時候說到,她在喬公的宅邸里種地。”
梁孟皇便是梁鵠。
他并不只是因為出自鴻都門學的緣故而頗得劉宏看重,還因為劉宏喜好書法,而梁鵠師從師宜官,在八分書上可說是個妙品高手。
未來他的書帖被曹操懸于帳中日日觀看,現在便是在劉宏這里頗得愛重,也就自然時常要將自己的作品送入宮中品鑒,也順便將他那鄰居的近況給匯報給了張讓。
“種地”劉宏聽到這回復愣了一愣,旋即笑道“朕的樂平侯為何要做那鄉野村夫之事”
張讓回道“聽聞是因為此前喬公尚能起身的時候,在宅院中開辟了一塊菜地,喬侯不愿祖父在故去之前見到院中草木荒蕪菜畦廢棄,便自行那掘地播種之事,希望能令喬公見庭有新芽,大漢有望。”
“原是如此”劉宏斟酌了片刻后說道“喬侯純孝,能有此心實屬不易。”
張讓又聽劉宏在投出了第三支箭后問道“以張常侍所見,朕是否該當征召這樂平侯一見,聽聽她于辯駁張角之言外,可有何言能說與我”
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
張讓揣度劉宏心意,或許他在封賞出那個縣侯位置的時候,已經稍微有一點后悔了,這才是他暫且晾著喬琰不見的緣故。
但在聽聞她在家中種地,又明顯挽回了幾分好感,有了一見的念頭。
只是這話要如何說才合適
不過不等張讓開口,一旁的畢嵐已經當先說道“陛下若是真想見她,只怕今日是見不到的。”
聽畢嵐這么說,劉宏反而來了興趣,他問道“這又是何故”
畢嵐回道“奴婢方才聽人說起,喬侯此前多日少有出門,今日方才因想近距離瞻仰靈臺、明堂與辟雍之恢宏而出了門,只是還未走到,方至太學門口,便被人給攔了下來。”
“何人竟敢當街攔一縣侯”劉宏挑了挑眉頭。
“正是太尉之孫楊修。那楊郎君年少才高,對樂平侯之事有所耳聞,想與她比上一場,正逢六月初一月旦評將至,楊修便與喬侯相約一比,何人能在今次得到許子將的評論。”
“那么現在如何”劉宏頗覺興味地坐直了身子,又問道。
畢嵐回道“此刻那二人已往許子將處而去了,不過結果如何奴婢就當真不知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