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只是指揮典韋和鮑鴻等人在合適的時機出手而已,自己又不曾經歷過什么交鋒,頂多就是熬了個夜的問題,這會兒依然稱得上是衣衫齊整,神情從容。
在聽到徐福的話后他問道“你是否是想說,喬侯對褚燕和張牛角的態度,好像跟她對此前也成為階下囚的張角張梁兄弟、梁仲寧等人以及那些個黃巾賊寇不太一樣”
“不錯。”徐福回道。
程立解釋道“這并不奇怪,她對張角等人心存幾分尊敬和憐憫,無外乎是因為這些人的生死去向她幾乎沒有定奪的權利,何況像是張角這等黃巾首惡,再如何有什么拯救民生的苦衷,在平亂之后只有死路一條而已,但是眼前的這兩位卻未必。”
他旋即說出了個此前不曾被徐福想到的可能性。“我看喬侯有招攬他們的意思。”
“可是”
徐福想說的并不是這些個黑山賊乃是賊寇的問題,而是,這些黑山賊的人數和規模,已經到了不遜色于昔日黃巾大方的地步,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樂平這一縣之地,要接納他們就顯然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何況,這場交戰之中還有朝廷的北軍隊伍參與,而鮑鴻是必定要在過陣子離開,返回到洛陽城中去的,那喬琰倘若真要收容這些個黑山賊的話,就無疑是個很危險的舉動。
因為難保這條消息傳入洛陽會帶來何種影響。
不過徐福也從程立的話中品出了些潛臺詞來。
正因為要收服這些個黑山賊,所以才表現出這樣在氣勢上壓制住對方的樣子,是完全說得通的。
若不先磨蝕掉這些人的氣焰,那么自然也無從談起什么臣服之事。
這才是為何喬琰以這等近乎打油詩的輕蔑口吻開了頭。
雖然這些個黑山賊的到來,導致她的那些個糧食中現在有相當一部分遺留在山道上,也導致了縣中青壯在追擊之時必定造成的損傷,但這畢竟是近萬的人口,而若是按照漢末交戰的慣例,稍微來上那么點虛報,說是兩三萬也說的過去,這并不至于造成她的情緒失當。
褚燕抬眸朝著喬琰看過來,說道“足下既然已經將我等擒獲,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何故在此多言。”
喬琰仿佛不曾看到他目光中的慍怒之意,語氣淡淡地回道“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除惡務盡。”
褚燕眉頭一跳。
喬琰已經繼續說了下去,“這黑山賊寇雖然少了你們這些人,剩下的那些卻也難保不會再掀起什么別的風浪,但與其放任發展下去,或許不知道在哪一日又會進犯樂平,還不如將其他人也一并給解決了。”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讓褚燕完全不能理解的是,喬琰沒將他們作為誘餌,反而是將他們丟去了修建宗廟,也就是喬玄在樂平應當建起的宗廟。
縣衙之中的鐐銬數量有限,自然也不可能將他們全部都給限制住手腳,用來看管他們的縣衙人手更是有限得很,若是他們之中有些想要亡命逃入山中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但褚燕很快發現,就算是有人真能做到這個逃命的舉動,也并沒有真這么操作的。
誰讓這位樂平縣的君侯大約是當真在糧食儲備上格外寬裕,故而給他們這些個本不該吃飽飯的階下囚,也給出了足夠填飽肚子的飯食。
晉陽王氏送來的米糧,又遠非尋常粗糧可比,有這樣的飯食在,值此時節,就算是碗斷頭飯也多的是人愿意吃下去。
他們又怎么會跑呢
褚燕更是留意到,此后又相繼有兩次米糧朝著樂平送來,雖然數量不如那先前倉庫中的三萬石糧食多,卻也足以讓那門戶禁閉的倉庫成為眾人心向往之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