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琰可不知道劉宏居然在此時給出了個頗有“何不食肉糜”想法的問題,有程立和戲志才一道幫忙揣度在奏表中的話該當如何說,她自覺自己也大致能將收容黑山賊的影響降到最低了。
她早在秋收時節就已經忙起了下一階段的事情,現在正處在關鍵時候,也沒有這個多余的心力去管劉宏的反應。
京城之中落雪,這樂平縣也難有避免地在前陣子就表現出了降溫的跡象。
就算四面環山的環境中,多少能依靠著地勢擋風而讓氣溫顯得和暖不少,也并不能改變小冰河時期的無差別攻擊。
而嚴寒,實在是一項絲毫不比大疫影響小的殺人刀。
縱然有為數不少的糧食存儲在樂平的庫房中,好用的黑山勞改隊也在縣中準備了柴火,但現如今防寒之物匱乏,依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除卻在記載中出現于帝王朝服中的少量棉,在如今這時代棉花的種植和紡織遠沒在中原推廣開來,她就算是知道此物的防寒效果甚好,也顯然并不能橫空把東西給變出來。
貿然說什么要往南下走一趟尋找東西,在交通并不便捷、且時人多覺南方為蠻夷之地的情況下,顯然也并不是個合適的決斷。
棉,就顯然是一個排除選項了。
喬琰緊跟著想到的,是雞鴨的絨毛。
可想想都知道,在糧食饑荒面前,又何來多余的糧食來馴養雞鴨,就算真有的話,也顯然不足以制作成防寒的衣物。
喬琰頭疼得要死。
要知道現在可不是能大肆以炭火取暖的時候,物理防寒才是首要的手段。
也正是在此時她從陸苑這里聽到了個有意思的消息。
她說自蔡倫改良造紙術以來,因紙張保存不易,如今大多還是用的竹簡,但有條件用紙張的家中仆從,倘若有穿不起冬日皮襖的,往往會用主家不用的廢棄紙張,作為填塞在布料之中的防寒之物。
紙張輕薄,以紙防寒聽來多少有些荒謬,但對于如今的御寒手段有限的人來說,卻也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要知道改良后的造紙術所用的材料大多低廉,對急需多添一層保命之物的人來說,無疑有可行性。
有了那些人開了頭后,民間也有嘗試做出類似操作來防寒的。
也或許這不能叫做紙,更像是樹皮纖維的疊加。
在意識到這一種選擇后,喬琰當即下令,讓人從山中尋找一種樹,名為楮樹。
這同樣是一種會生長在山西境內的植物,偌大一座太行山脈,其中絕不可能連一片楮樹林都找不出來。
為何要找楮樹
因為此樹的樹皮纖維含量極高,足能支撐起這防寒的需求,這也正是后世為何會出現楮樹皮所做的紙裘。
以喬琰如今的條件還無法達成制作楮皮紙的條件,但先將楮樹皮纖維壓成衣衫所需的一層,度過這個冬日,卻無疑是有可操作余地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此前活躍于太行山中的黑山賊何止是告知了她最近的楮樹位置,還在開采樹皮的時候為她帶回來了兩件附帶的東西。
一件便是加入到那薯蕷糕點之中的黃精。
一件便是楮樹具有漿糊性質的樹汁,被喬琰加入到了那木盒的蠟封之中。
在鮑鴻抵達京城的時候,正好也是樂平第一件粗糙版本的楮皮衣問世的時候。
因年歲尚小,說話尚可以百無禁忌的蔡昭姬看著喬琰手捧那楮皮衣的欣喜神情,小聲問出了一個靈魂問題“如此說來,喬侯所贈陛下之物豈不”
“豈不是只是個邊角料”,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