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回憶了一番先前所見的那人,回道“他大約三十歲上下的年紀,相貌頗為出挑,氣度也并非尋常人,若非要說的話”
張遼想了想那日喬琰讓他和張楊于王氏宅邸和人比斗,找出了個參照來,“此人酷似世家子弟。”
世家子弟
這不是個尋常的表現,但張遼這話說得篤定,大約還真是他所說的這么回事。
再若念及喬琰此前便推斷出的,這幾州刺史的委任,很有劉宏在重啟州牧制度后對世家平衡的意思,那這張懿對一世家出身的校尉問詢于張遼位置的定奪,似乎也并非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情。
而三十歲,相貌氣度不凡,又可為校尉一職
在喬琰的印象中還當真有一個人選
她連忙聯系上了王氏家主。
在這晉陽城中要讓人盯梢,喬琰自己暫時是做不成的,只能選擇地頭蛇。
不管那位身份特殊的校尉到底是離開州府在城中走動,還是始終閉門不出、直到離開晉陽回返洛陽的時候出現,總歸會有現身的機會,讓王氏盯著就是。
好在也并未讓她等待多久。
護送張懿前來并州的隊伍,又不像是鮑鴻等人此前在樂平的情況一樣,需要等到喬玄的祀廟完工之后才能離開。
既見張懿一到此地便得了勇士來投,加之或許是該交代的事情都已經交代得差不多了,這群洛陽兵卒只又過了兩日便啟程離開。
隊伍過晉陽南城門魚貫而出,也正落在了附近的喬琰眼中。
此前這支隊伍進城,喬琰幾乎將目光都集中在了張懿的身上,難免對他身后的兵卒疏于關注。
這會兒從這一個個兵卒的臉上逡巡過去,倒是看見一的確身著校尉服侍的,并未出現在隊伍領頭,反倒是混在士卒中間門,又因盔甲的帽檐遮蓋,而讓臉被蓋住了一部分,壓低了幾分存在感。
這無疑解釋了為何喬琰在先前會不曾留意到他的存在。
可喬琰見過他,又如何會因為這點遮擋便認不出他的樣子。
張遼對他乃是個世家子弟的判斷并沒有出錯。
這是袁紹袁本初
那么如此說來,倘若張懿對他的意見倚重頗多的話,這位并州刺史,乃是汝南袁氏的門生
喬琰的眉頭擰起了一瞬又旋即舒展開來。
這好像是個壞消息,卻也同時是個好消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