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一見這變故,當即咬緊了牙關,仿佛被騎兵撞上的人不是那個倒霉蛋,而是他自己。
誰讓他當即便認出,這被趙云沖破陣型,直襲而來擊殺的頭目,不是別人,正是楊奉派出、與他們一道行動的楊達
這也太倒霉了
他在心中止不住地腹誹。
在他還未做好準備,先拉攏胡才死后留下的部從,再與楊奉奪權翻臉的當口,楊達死在此地對他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會激化雙方的矛盾而已。
但事實上,趙云可不是隨便選擇的攻殺目標。
先前的山中一戰,因他對上并放走的韓暹與他也算有過一面之緣,在此時憑借著天色破曉的微光和坐于馬背上的視野,也足以讓他將人給認出來。
認出了韓暹,便不妨礙趙云進一步認出距離其并沒有太遠的李樂。
這兩人的抱團太過明顯,就讓另一個方向同樣有被簇擁保護傾向的一人凸顯了出來。
在胡才已經身亡的情況下,此人隸屬于楊奉陣營的可能性更大。
趙云在判斷出這一點后,便毫無猶豫地決定先殺此人
臨戰之間,身為主將之人必須有自己的判斷,畢竟也沒有這個臨時朝著喬琰問詢,進而得到反饋的時間。
那便動手
隨著他長槍奪命,聽到周遭士卒喊出的那句“小楊將軍”,趙云確定自己做出的這個近乎刺殺的舉動并沒有錯。
他槍尖又緊跟著挑開楊達部從朝他襲來的武器,絲毫不減先殺一人后的強橫。
更隨著他身后其余騎兵的壓境,這一派齊頭并進的狀態,絕不可能給楊達的手下以報仇的機會。
在騎兵之后的步卒也兇悍得令人咋舌。
但這實不難理解,誰讓樂平諸人剛被宣布了這斬首為功的制度,又在他們跟隨趙云和張楊出戰之前給他們劃分好了五人一組的編隊。
此時正是給自己掙來一個家底的機會
喬琰在他們離開前吩咐過,此戰意在威懾和殺人,不必刻意在意俘虜替首的規則,先殺退再說,他們便更放得開了。
“走愣著做什么,趕緊走”韓暹一把扯著幾乎被楊達之死給驚呆了的李樂朝后跑去。
趙云能將他給認出來,他又何嘗認不出趙云
再次見到這個上次幾乎給了他以奪命一擊的家伙,韓暹就差沒直接表演一個當場腿軟。
上一次因為山地的地形,對方還不能直接縱馬挺進,現在卻可以。
從趙云這一槍奪命的表現來看,他顯然更加適應于馬上作戰。
來不及去想為何趙云會仿佛窺破了他們的行蹤一般出現在此地,只有逃
韓暹格外慶幸自己所處的位置距離趙云尚且有些距離,這就給了他以逃命的可能。
被他拉了一把的李樂也立刻意識到,現在絕不是計較楊達生死的時候,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更要緊。
若是對方只有步兵他說不定還能有些聚眾集結,做出反抗的心思,可現在還有騎兵
騎兵攻殺中造成的傷亡足以讓他的手下快速潰逃,他現在不走,之后就走不了了。
這兩位統帥達成了一致的建議選擇逃竄,這可就苦了他們的手下了。
兩軍交戰之中一方逃命一方追擊的狀態,極容易將雙方之間的優劣勢進一步擴大,更別說趙云和張楊還攜帶著要將這批白波賊殺痛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