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暹自以為自己帶上了足夠的侍從守衛在側,怎么都該當是個安全對人發難的環境。
但有徐晃持斧當先,有徐晃的巡防隨從一道涌來,又有這更愿意相信徐晃所言是真的諸多楊奉部從隨即迫近,他還來不及做出多少反抗的舉動,就已經被徐晃給一斧頭砍掉了腦袋。
郭太和李樂二人也不曾討得到好,不過須臾也被另外的白波賊給拿了下來。
李樂本就不是個膽子極大的,在這連番的打擊,尤其是韓暹之死面前,又哪里還能讓自己保持住平靜,當即就將郭太是這刺殺楊奉之事主謀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給吐露了出來。
他語帶驚懼,為求一條生路,話說得卻并不算含糊。
這前因后果,尤其是郭太如何讓人藏身于靈堂內,都被他在此時說得清清楚楚。
這顯然也不是在倉促之間瞎掰出來的。
“你以為你將所有的罪責都推給我,你自己就能討得了好了嗎”郭太冷冷地朝著李樂看去,說道。
他還真討不了好,
因為他和郭太被一道押到了楊奉的尸體跟前,而后被一道奪去了性命。
而這三人既死,要將郭太、李樂和韓暹三人的部從所造成的騷動給鎮壓下去,對于徐晃來說并不是一件太難做到的事情。
誰讓這些人的人數在楊奉舊部面前一點也不占優勢,在統帥都已經死了的情況下,他們更沒有非要為其報仇而跟徐晃敵對的必要。
可造成此番動亂的罪魁禍首伏誅之后,徐晃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狀態。
他自覺自己是當不得這山中賊寇的老大的。
此前協助楊奉的時候還好說,他充其量也就是為楊奉做事報恩而已。
但若是去當這千人的頭頭
這些落草為寇的人里,有誠然身不由己的,卻也有覺得劫掠之事乃是不勞而獲、正對胃口的,徐晃不像是楊奉一般,能過得去這個心里的門檻。
也正因為如此,在將楊奉妥善安葬后,徐晃一邊派人先將食糧分發了下去,以免此地出現什么動亂的情況,一邊坐在山崗上發起了呆。
恰在此時,他忽然聽到有人來報,在營寨之外有人求見。
“是什么人”若是尋常人到訪,這前來尋他的人不必露出這等訝然之中兼具驚惶的表情。
徐晃隨即聽到了個讓他不曾料到的回答,“是褚燕。”
褚燕
跟他們之間交手多次的褚燕,因其隸屬于樂平侯麾下,但凡他換一個時間來此,再有什么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則,在他身上大概都是不適用的。
偏偏值此時候,徐晃剛經歷了這等變故,多少也有些亂了方寸,只強作鎮定地讓人將褚燕帶了進來,以看起來無事發生的樣子迎接了他。
一個是引領黑山軍的統帥,一個是目前白波賊中不出差錯便能上位的首領,會面的氣氛卻看起來有些正直。
褚燕朝著徐晃看去,并未錯過他臉上的緊繃神色。
在他們潛伏于山上遠遠望著此地的人手驚覺此地動亂,飛快下山報與喬侯之后,褚燕便自告奮勇地自薦要上山來勸降。
他此前就想向喬琰證明自己有著旁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意識到喬琰的本事絕不只限于樂平一縣之地后更是如此。
那么除卻山地戰之外
便是這等時候了。
因為他比任何一個人都具有勸說的實例說服效果。
當然,像張牛角這種也算,不過想想也知道,喬侯肯定是不樂意讓他來做這種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