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站出來的是袁紹,他才稍有幾分正色地問道“本初此話何意”
袁紹拱手而回“先前我與伯求意外得到了一條消息,說的是天子有意于選拔度遼將軍之時借機將其中的佼佼者選為西園八校校尉,對此消息,我二人心中生疑不敢確定,但如今眼見陛下將那小黃門也給安排進了此番選拔之中,這消息卻有幾分真了。”
何進嘴角的笑容一滯。
袁紹并未等何進插話,已繼續說道“那蹇碩到底有幾分本事,我等心知肚明,這些環繞在天子身邊的近侍宦官,也不過能在內朝擔任官職而已,此前從未有過外放之先例,想來天子也絕不可能寄希望于他能傲視群雄,成為一方鎮守的兩千石。”
“那么以大將軍看來,這位被陛下倚重有加的蹇公,所來到底為何呢”
何進還真沒愚蠢到好賴情況都聽不出來的地步,他沉聲問道“莫非竟是要讓此人以此番雖然落敗卻表現出眾的理由,再給他一個新官職”
他話中是在問,但想想劉宏對那些宦官的態度他就意識到,這并非不可能發生之事。
若非袁紹提醒,他的目光還只集中在度遼將軍這位置上。
可如今細思之下,忽覺怒氣上涌。
兩漢之時的大將軍統轄天下兵馬,和太尉那等更偏重于軍事方針決策卻無實際兵權在手的情況不同得很
以何進為例,自他于光和七年就任大將軍以來,便享有開府募兵的權力,即便是皇甫嵩這等天下名將地位也得在他的下頭。
可若真如袁紹與何颙所猜測的這樣,劉宏要借此機會成立私軍,分明是有意要分薄他手中的權柄。
前有梁冀、竇武之死,后有劉宏在這兩年間時而表現出的對劉辯不滿,何進這等憑借外戚關系而非是真本事入主高位的,很難不往壞一些的方向去想。
他又往何颙的方向看了一眼,見他頷了頷首,示意袁紹所說也正是兩人一道推斷出的結果,不由越發將心往下沉了沉。
然而此時他又聽袁紹說道“大將軍何必露出此等如臨大敵的神情”
何進不由板起了臉“本初有話直說便是。”
袁紹回道“如若先前我們對此事未知,那么陛下在暗我等在明,但如今卻是我等在暗陛下在明了。故而如今有兩種方法可應付,其一便是我等什么也不必做,只需等那西園八校選出后試圖拉攏便是。”
“此法不可行。”何進搖了搖頭,并不愿意以這等被動的方法行事。
“那便是第二種了,”袁紹絲毫不意外何進沒選擇第一種,而是繼續說道“我等助力于陣營不明確的自己人來躋身高位就是,只要陛下覺得他們不是我們的人,又有什么理由將他們棄之不用呢”
“你所說的人是”
“譬如說,韓馥韓文節。”袁紹并未猶豫地給出了這個答案。1
這也正是他在跟袁隗商議后,由袁隗給出的答案。
此人早年間承蒙袁氏恩情方才有了躋身仕途的機會,但其今日能混到御史中丞的位置上,卻大多還是憑借著自己的本事。
最為特別的是,他這人更傾向于從事武職,且早年間自涼州招募來了一位將才名為麴義,跟隨在他左右。
無論是讓其前去謀奪度遼將軍的位置還是成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對于袁氏來說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