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姬并未在此事上說謊,她說的是“羊衜擅治政,阿姊擅治人。”
有這句話,那她心中就有數了。
他們二人既都是以蔡邕思念長女的理由來到此地的,喬琰也沒打算這樣快就給他們委派職務。
不過現在,先有了個給蔡貞姬安排事務的機會。
呂布之女與郭缊之子入學,因陸苑如今為她手下的主簿,忙于聯絡并州境內的世家,不適合再在書院內任職,倒不如請蔡貞姬任職教導。
郭淮有名將之才,想來蔡貞姬教得出羊祜,教郭淮應當也無妨,而呂布之女
喬琰對她的了解不多,只從呂布這里聽聞她頗有乃父之風,年少尚武,也難保能教出個武將來。
“要不將你兒子也一并送去入學”喬琰想了想又朝著典韋問道。
典韋在報恩于田氏的時候,便有妻子在陳留,這按照今時之人的想法并無問題,要喬琰所說卻有些不太負責,尤其是喬琰在后來才知曉,他的夫人彼時有身孕在身,只是未曾顯懷,連典韋也是后來才知道的。
好在自典韋追隨她前來樂平后,典韋也將妻子接來了此地,不必再擔心什么安全問題,平安生下了典滿。
如今既然要降低入學年齡的門檻,那么如今按虛歲是五歲年紀的典滿,也正好一并送去得了。
這一來可算是兌現了當年她對典韋的承諾。樂平書院算是她的產業,典滿入學其中,也是另類的拜她為師。
二來,這一批入學的孩童,因學生是這樣的情況,不妨集中按照武將的方式來培養。
為此,她又盯上了現任朔方郡從事的令狐邵的長子。
典韋自然是無有不可的,一口答應了下來。
不過
五歲、六歲、七歲、八歲,這規規整整的一行年齡列在這里,喬琰都覺得有些好笑。
所幸他們只算是書院的學生而不算是她的屬吏,否則這并州官員的平均年齡都要被往下拉一個十位數。
喬琰轉了轉手中的毛筆,一不做二不休,提筆寫下了樂平幼兒園五個大字,連帶著綏遠城三字都送去找城中工匠定做對應的牌匾。
育人大計以十年起步,這一輪入學的幾人,待到十年之后必能為她所用,她也并非沒有這個等待其長成的耐心。
就像她如今也可以穩步往前發展,有足夠的耐心讓并州的情況一年勝過一年。
在她又落筆于紙上,寫起調派樂平工匠往白道川的命令時,隨著四月春風過境,蒙蒙細雨也落在了這片青苗旺盛的土地上。
喬琰循聲朝著窗外望去,正見一條條雨簾自屋檐口落下,與窗外翠竹相映,形成了一片返青泛白的帷幕。
旋即又有一只鳴雀正因避雨而落在了窗臺之上,不太怕人地朝著她看了過來。
在往日的災年時期甚少看到鳥雀,如今卻恰為這生機盎然景象平添了幾分顏色。
喬琰眼見此景,不覺頓住了筆鋒,在唇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這可真是一場喜雨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