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董卓堂而皇之提出立劉協為帝的同一日,車騎將軍何苗死于亂刀之下。
先前在中立態度的桓典與楊彪還好說,袁紹與袁術這兩兄弟只能率眾跑路,以免步了何苗的后塵。
董卓的這一出先借勢后反水無疑玩得非常漂亮。
而他隨后快速扶持劉協上位,自請為太尉,又將豫州牧黃琬調回洛陽為司徒,以衛尉楊彪為司空,追理陳藩、竇武舊案,恢復爵位,擢用子孫,啟用黨人的行為,更可稱得上是在袁氏意圖以身份和名望壓制的情況下,打出的一記格外漂亮的組合拳。3
在這樣的局面下,袁隗等人徹底無法再用什么提攜之恩來壓制住董卓了。
雖然進入京城之前的局面與原本不同,但在李儒給董卓的一番謀劃之下,他依然達到了原本的戰果。
或許唯獨的不同只是
在洛陽以北,越黃河跨太行的并州境內,還有一位孤懸在外的托孤之臣,忠良之后。
在喬琰自雁門回返到晉陽后,她便迎來了自并州之外前來的幾波訪客。
第一位便是滎陽名士鄭泰。
在何進接受了袁紹的建議征調董卓入京之時,他便選擇了棄官北上,進入了并州。
這一路行來在并州所見的景象,讓他當即意識到,只怕洛陽之中的那些人還是看輕了這位喬侯
這也讓他毫不猶豫地在收到了何進身死而董卓進太尉的消息后,選擇直向州府報道,意圖求見并州牧。
另外幾人則是恰好湊到一處一起來的。
發明乾象歷法的天文與數學家劉洪,在馬鈞與畢嵐的陪同下一并前來,簡直像是個空降的理科大禮包。
喬琰一面為這幾人的到來而覺欣喜,一面又覺馬倫為了庇護那些助手而留在洛陽,實在是一件太危險的事情
尤其是,此時袁氏還面對著失勢的情況
她的太史令官職乃是劉宏冊封,即便董卓承認劉宏傳位詔書的正統性,也未必就意味著,他也同時承認那太史令的官職。
太危險了
她心中不免為馬倫捏了一把冷汗,也越發確定,自己需要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出兵時機,才能將她給保下來。
這份隱憂并未在她的臉上表現出來,與馬鈞畢嵐等人恰好在路上遇到而同來的鮑鴻,便看到喬琰轉向了他所在的方向。
因她方從塞外回來,這目光之中似也含著一縷沙場征伐的鮮明銳氣。
鮑鴻不由心中一凜。
來不及多想這幾年的時間在喬琰的身上發生了多少變化,而是想到張讓在南宮被攻破之際對他的請托,鮑鴻當即跪倒在地,將手中的詔書舉到了喬琰的面前。
他仿佛完全沒意識到,這并不是個正常宣讀圣旨的姿勢,高聲說道“請喬侯承先帝遺令,起兵入京護駕”,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