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他本應該到達的時間門,足足晚了三日
這已經不是在進軍途中出現了什么小意外可以解釋的拖延。
袁紹這方也不是只能靠著緩慢的步戰行軍,若要速至,完全可以騎馬。畢竟進攻洛陽的任務,也沒被交到袁紹的手中。
沒等袁紹對喬琰的質問做出什么解釋,她已經繼續說了下去,“你說你方軍糧不足好我甚至準許你們到了明年的九月再將糧食歸還于我,又將軍糧從上黨郡送到了你的手里。”
“這黃河天險相隔的孟津與小平津二處,我也沒要你們任何援助,自己完成了渡河之戰,那么我敢問你一句,為何我與孫太守都能及時趕到洛陽,你卻不行”
袁紹“我”
“此事還是我來說吧。”
“盧公你不必替這袁本初說話”喬琰打斷了盧植的話,目光依然鎖定在袁紹的身上,“盧公又沒有做出向我借糧之舉,答應得痛快的人,是這袁氏之子”
袁紹的面皮再厚,此時也不免有種燒紅的沸騰感。
他要如何解釋這攻克旋門關的過程
董卓逃亡倉促,根本沒來得及在六月十五撤離洛陽之時,將消息送到旋門關的方向。袁紹這一方的聯軍確實是將旋門關正兒八經地打下來的。
可在成功破關之前那不成功的嘗試,正是袁紹與他那借糧同伙一道,繼續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理由,以及那胡軫在董卓軍中沒有太大名氣的說法,搶過了指揮權而造成的。
有些說法也沒錯。
胡軫確實不能算是出名的良將。
他甚至還在此番扼守旋門關的時候,動輒言及自己要斬殺一青綬之官以揚聲威。
但因為他所面對的是三路聯軍之中人數最多,勢力也最多的一方,他還是收斂起了一點自己性急的毛病,將指揮的權限下放了大半給自己的部將華雄。
于是袁紹等人趁夜進攻成皋,卻遭到了華雄部從繞路到了后方做出的沖殺。
那華雄堪稱是個猛將,胡軫的急性子也在此時起到了意外的效果,這兩人一拍即合,又在擊退了袁紹聯軍的當夜,直接選擇了連營的一角沖殺而入,擊殺了這一角被驚動而起的領頭人后揚長而去。
而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東郡太守喬瑁
哪怕喬琰與喬瑁的關系并不算好,但同族就是同族,這也讓她對著袁紹做出質疑的舉動越發有了理由。
就算在行為上稍顯偏激,也另有了一條憑據。
得虧袁紹此人在吃了這由西涼軍所給的迎頭痛擊之后,可算是將他后來稱雄于河北的才智與沉穩給激發了出來,當即與盧植商定全軍拔營后退,佯裝敗退。
而后,在胡軫與華雄接連嘗到了兩次甜頭對聯軍有所小瞧,發起了追擊之際,令曹操和劉備各自率領部從掩殺而出。
于是胡軫死于曹操此番帶來的曹仁之手,華雄雖然避讓開了本該取他性命的孫堅,卻送命在了關羽的手中。
誰看了都得說這算是另外的一種宿命。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接連的兩敗,和那個佯裝敗退的過程,讓袁紹等人在旋門關上往復耗費了不短的時間門。
若要袁紹來說,這也完全是在作戰中極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可當他面對的乃是后生晚輩當街質問之時,他張了張口,卻沒能說出一個字來。
“袁本初我原本還當你為袁氏一時之杰,弱冠登朝,播名于海內,與董卓毅然割席,可稱一句忠義奮發,卻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