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軍備物資中早有不少,早在她下達選拔兵卒指令的時候就已經由專人往洛陽方向運送了過去,眼前這隊列中仍是以作戰士卒居多,而非大車小車相隨,這才看起來更有了一番行將作戰的威風凜凜。
她便又朝著喬嵐叮囑了一句,“后續作戰所用糧食物資,我已令田子泰協助調撥,凡有批文,再令人校對一番便是,不必多加過問。衛尉督辦押送之事我也已交托完畢。此二人雖為安邑公舊部,用之無妨。”
喬嵐回道“陛下此舉意在征討偽朝之時表現漢雍交接正統,我心中有數。”
田疇和鮮于輔的確曾經為劉虞舊部,但前者多年間在大司農下屬為官,甚少插手到朝政事務之中,而是只將心力放在關中屯田之上,后者并未參與到王允等人的謀劃之中,反而應當算是其中的受害者,也因劉虞退位后能得善待,對喬琰心存一份感恩之心,的確是“用之無妨”的兩人。
將他二人在此時放在長安與洛陽交接的紐帶之上,也正如喬嵐所說,是為在征伐冀州之前放出一個信號。
“其余之事我便不再多言了。”那些官職的變革、科舉制度的優化、生產的進一步發展,都該當先等到這天下徹底只剩下一個發號施令的聲音之后再行考慮,不必急于在她正當親征袁紹之時便先給出一個答案。
且等十三州歸一之時再見分曉吧
當她說完這話后,便當即揚鞭策馬朝前行出,在建安年間經歷過一番加固的潼關在這列萬余精兵的面前開啟,后方的崤函道在頭頂的烈日之下飛揚起了一片沙塵,但這列隊伍卻像是此地那行將與黃河交匯的渭水一般浩浩湯湯而去,只有堅決往前而去的奔流之勢。
數日行軍之后,身在河內郡的曹操迎來了喬琰所統率的大軍。
算上洛陽守軍、負責押送糧草之人,連帶著還有此刻在河內駐扎的兵馬,以及經由河東調撥至此的人手,合計在五萬人上下,而那些此前面對袁紹來犯孟津的洛陽民眾,也絕不懼于再一次參與到這場戰事之中
更莫要忘了,這還只是其中的一路而已。
這片旌旗招展的赫赫聲勢之中,喬琰朝著東面的冀州魏郡方向看去,順著曹操伸手指向的方向,正能看到新近抵達此地的高干與河北兵馬。
“高元才有才志弘邈、文武秀出之名,倒是和先前為孟德所擒獲的袁顯甫大不相同。”
曹操回道“可惜他所調派的兵將未必能聽從他的號令,在此等勝負強弱已定的情況下,光憑借著他高元才,也難改袁本初敗亡局勢。”
喬琰笑道“那便勞駕孟德在半月后為我拿下這場勝利了。”
這場闊別多年后的協同作戰,固然已是經歷了一番人事變化的物是人非,又即便已是在身份與主次上有了一番變化,卻也未嘗不能算是離亂混戰之后的幸事了。
不過,這正式發動八月之戰的第一槍,她不打算在河內與魏郡的邊界上打響。
還有另外一個更為合適的地方。
但她只是屯兵于此,并未有什么多余的動作,只是“喬琰出兵”這四個字,便已足夠令鄴城朝堂之上一派烏云密布了。
誰能在此刻保持著一份平常心,不因此而感到緊張呢
河北世家在與劉辯一番交涉后,確實是暫時達成的誓死守城約定,可并不代表著身在鄴城的所有官員都有這等與大漢共存亡的覺悟。
也因生怕他們之中會有想要投敵之人干擾計劃,劉辯和袁紹都根本不打算將他們意圖刺殺喬琰這件事告知于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