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樂平書院之中的眾人要想將這些講座給聽明白,總得先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喬桓見到這些人是不難,可她既然要跟身邊的這些小伙伴一道奮進,想要給他們充當好一個榜樣的作用,便絕不能對此有所松懈。
她這課余時間就比之前少了一半了。
其二是一面碩大的透明玻璃窗。
早年間的望遠鏡上鏡片都是用的水晶,甚至還需和東海麋氏達成交易,將那頭的水晶運送到并州來,經由專人打磨。
但從大雍建國至今十五年,從紡織業上長進的生產力早已漸漸擴展到了冶鐵行業,又隨著左慈于吉等道士不再需要在西域協助歸化之事,轉回中原以其煉丹能力發揮在冶金上,漸漸發展到了玻璃的改良。
戰國年間的玻璃器和后世能用作窗扇的玻璃完全走在兩套系統之下,但只要把路子從添加鉛鋇轉為鈉鈣,再依靠著冶煉爐火升溫,便打開了新的方向。
而當喬琰站在后世的眼光提出,這一批最開始產生的玻璃呈現出綠色是因為其中含鐵后,那些極具探索創造能力的煉丹家自然有辦法想到改良中和的法子。
這其中擴展開的化學雛形,或許還需要經由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會發展成為學科,但起碼在現在,十幾年的積淀在此時讓接近于無色的玻璃出現,在方今時代的人看來,便等同于是個奇跡。
這種玻璃一改已有玻璃器只能加工成裝飾品的劣勢,也頗具希望將成本給壓下來。
而當這塊作為里程碑式產物出現在樂平書院之中的時候,身在此地的學生也收到了一個任務,還是以小組作業的形式,開動他們的腦筋,想想此物是否還有什么別的用途。
到底是寫話本子比較重要,還是參與到這等實干事業中比較重要,喬桓自己應該是能有一番考量的。
而第三件“禮物”可能也不太應該叫做禮物,因為這實際上是三個人。
三個從貴霜帝國來的人。
自當年西域定邊之戰后,貴霜帝國國主波調親自前往長安請和朝見,又隨即被喬琰派遣出了將領長期駐扎,以顯示雙方交流通暢。
這十年之間,貴霜王自大雍也得到了不少知識,也越發清楚,這個統一中原后以極快速度成長起來的王朝,絕不是他所能夠抗衡的。
與其在什么時候開罪了對方,還不如在這等己方從中原有所收獲后,再度向天朝大國表現一番自己的誠意。
在元昭十六年的元月之后,他便將自己的兒女合計三人一并送到了喬琰的面前,等同于是送質。
而這些孩子基本都誕生在弗樓沙攻伐戰后,在波調的叮囑之下
專門學習了中原語言。
喬琰一個轉手,將其全部送去了樂平書院。
將來喬桓必定要和這些境外的國家打交道,早點知道對方是何種樣子總是沒錯的。
有這三個意外在,喬桓應該沒這么容易產生奇奇怪怪想法了吧
但事實證明,可能還是有的。
她在將第一版開頭手稿交給張牛角后收到了個欲言又止的表情,讓她決定什么時候親自去體驗一下山中生活再來進行創作。
這突如其來的三份“禮物”也在無形中打亂了她的計劃。
尤其是在她得知姜維鄧艾等人都想要爭取一下聽講課程的時候,自詡是這小分隊領頭人的喬桓當即決定,她也不能落后。
本就有著比任何人都要優越條件的她,要是不能在這等選拔之中取得頭名,她可怎么跟母皇交代
還是先將這個寫作計劃往后推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