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起來的話,其實也不是什么迂回曲折的事盡管洛軒在這一年多的懲教學習里確實洗心革面了,但年輕人那種眼高手低、吃不了大苦的毛病就還都是挺難改的
期滿出來做過酒樓服務員、后廚幫工等累活之后,洛軒便是靠著李思詩新給他打造的金絲眼鏡斯文人造型,在一間模特兒公司里面混到了“經理”一職就是全公司最低級別都是“經理”的那種小公司,日常工作基本就是滿大街逛,尋找漂亮年輕男女回去給合作方拍照拍廣告,美其名曰好歹是個“星探”。
靠著這個頭銜,洛軒好歹也是哄到了不少發明星夢的年輕人,可惜他工作的那家小公司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錢和資源都缺,“模特兒”們來來往往,就是沒幾個會留下來,被周惠廣笑稱是“一次性合作”
最開始時,周惠暢還幻想著能靠洛軒蹭點明星簽名什么的,后來發現洛軒的合作方和手里人都是叫不出名字的n線配置之后,她也就沒了這個心思,轉而繼續專心和李思詩發展她們的賺錢大計去了。
時日飛逝,轉眼又是一周的課程結束。
吃完晚飯的李思詩坐在房間里的書桌前,整理了一下這段時間攢下來的錢款,然后又是細心地統計出了她如今擁有的錢額總數。
經過一年多的積攢,到時去參加選美的活動經費是差不多了,那么接下來就可以逐漸減少“兼職”的次數,專心為已經不遠的會考做準備而且就算她不減少次數,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市場也是已經略顯飽和,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
最關鍵的是,市面上如yea一類的青春雜志,也是陸續推出了諸如潮流搭配推薦的欄目。
這個年紀的中學少女,無疑就是信奉更“權威”的雜志了。
思及此,李思詩便在小本子上的“活動經費”那一欄后方打了個勾,然后又將目光放在下一欄的“提名人”三個字上面。
港城小姐選美的要求不算高,但也是有著幾個必要的條件一是年齡17到25周歲;二是要持有有效的港城身份證或者是護照、出世紙;三是報名前需要在港城連續居住或者前后居留合共兩年;四是需要一位符合相應條件的“提名人”提名。
再加上后續補充的沒有合約束縛、從未結婚和從未懷孕這些要求,才足以是選出一個代表港城形象一年的、美麗大方的“港城小姐”。
雖然tb電視臺也在這些參賽條件后方,標明說電視臺有權根據參選者的情況,而放寬上述條件;但按照李思詩的記憶來看,放寬條件基本都是后來千禧年之后的事了。
而且,放寬的條件一般也都是為了高學歷而放寬的年齡限制,那些作為港城人“身份”的象征,可基本都是很難放寬什么。
其實這也正常,未來一年都需要作為港城代表宣傳港城的港城小姐冠軍,如果連自己家鄉的語言、特色什么的都說不出,還算什么“港城小姐”
更何況,港姐冠軍任期那一年里面,還有許多大小型晚會和慈善活動的場合,都是要作為電視臺大老板趙爵士的新任女伴、又或者是作為代表港城的親善大使而出席的。
到時要是為人處事做不好,人脈拓寬不了不說,還很容易就影響對外形象,或是得罪到哪方大佬。
所以單憑美麗的外形,最多也就是到亞軍那一步了;只有大方得體的“風范”,才能是得以符合最后冠軍評選的潛在要求。
這些都是她上輩子吃了很多苦頭,才能明悟的道理她真正輸的地方,就是過于年輕氣盛棱角分明,在這個人情社會上不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