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聞得風聲過來采訪時,聽到劇組全組上下對李思詩的交口稱贊,心里也不得不感嘆一聲李思詩確實足夠受寵無論是電視臺這邊還是李家那邊,能讓李思詩和周佳嫻請這些老街坊、劇務人員前去婚宴,必然是相當喜歡她們兩個以至于愛屋及烏,才能接受這些小市民階層的賓客。
等到這幾位記者也收到了李思詩送出的大紅燙金喜帖之后,他們這幾顆原本就已經有些偏的心,頓時就是完全長歪到了李思詩這邊,這就打算回去洋洋灑灑地寫一篇有關于現實童話、世紀婚禮的文章了
等這類文章一出來,吃瓜的港人也是對此感慨不已一人得道容易,雞犬升天卻難,如李思詩和周家人這種發達還不忘本的一視同仁,做他們的街坊朋友,還真就是走了運。
在這種全城吃瓜的熱潮里,也不是沒鬧過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糾紛和小笑話再怎么人見人愛的人,也會有那么三兩只黑子,又或者是會遭遇故意和大眾風向唱反調以此搏眼球的八卦小報。
對付這類黑子和唱反調搏眼球的八卦小報,都不用李家或者別人出手,這些人就已經被大眾的白眼和鄙視逼退。
相反,倒是某些延遲過高導致消息跟不上時代的人,無意中鬧出的笑話更讓人樂于流傳例如之前去采訪劇組的記者給文章配了圖,上面李思詩拿著一大疊喜帖到處派,旁邊正好跟著凌晨這個幫忙搬喜帖的臨時苦力
也不知是記者有意為之還是實在碰巧,這部劇的男一男二男三都給李思詩幫過忙、當過臨時苦力搬喜帖,偏偏他們就只配了凌晨幫忙那一張照片,于是就有些看報道一目十行的人,兩三下功夫自以為看完報道,當場就對此驚嘆出聲“什么阿ay和eo要結婚了嗎什么時候的事哇還要擺幾百圍”
廣府地區里一桌酒席的口語俗稱就是“一圍”,一般來說尋常人也就擺十幾圍,有錢又對婚禮看重的才會擺到幾十圍、一百圍,因此這乍一眼看到幾百圍酒席的字樣,可不得是讓人驚嘆。
等旁邊人哭笑不得地解釋說這不是李思詩結婚、而是李思詩的親媽周佳嫻再婚,這個大概是c黨的人還不愿相信事實“什么呀,不是他們結婚,那他們為什么要派喜帖啊我不信”
“雖然現實之中的確是父母幫子女派喜帖的情況比較多,但這篇報道不是說了嗎,現實童話那么阿ay幫她阿媽派喜帖又怎么樣了”雖然很多人都認同這兩人很有新一代金童玉女的范兒,但事實擺在眼前時又不能強行硬湊,“eo純粹是幫忙搬一下東西、客串一下臨時苦力而已。”
“沒所謂,可能下次就是他們自己派了。”雖然事實擺在眼前,不過c黨素來都是很懂得靠自己腦補來熬糖。
這樣惹人發笑的小插曲過去,轉眼就是到了這媒體中又一場“世紀婚禮”的日子。
既然稱得上是世紀婚禮,賓客的質量和數量自然都是高得驚人,按照安排,李思詩就是主要負責招待影視界賓客這一個宴會廳,而李老夫人帶著周佳嫻和李錦豪二人主要負責豪門圈子那一個宴會廳,周家四人則是主要負責老街坊的宴會廳。
不過,說是主要招待,其實每人也都是各個廳都要來回跑,只是停留的時間有長有短罷了。
最忙的無疑就是李思詩這個年齡又小輩分又低的人,在豪門廳那邊跟著李老夫人感謝了一群名流權貴的賞面光臨,以及被李老夫人向交好的圈子介紹出去;轉頭又跟著周佳嫻和李錦豪一起去感謝各位明星藝人的盛裝出席;最后還得跟著舅父舅媽去感謝老街坊們的盛情到場
穿著禮服高跟鞋幾個宴會廳跑下來,也虧得她去年履行港姐義務時,就已經被這些宴會場合考驗過無數次,所以經驗充足健步如飛,從頭到尾都絲毫不慌。
就是這一晚上下來,直接能累成汪。
但不管怎么說,看著大合照里所有人的幸福笑臉,李思詩即使身體再累,也照樣能帶著欣慰的笑容去進入甜美的夢鄉。
這一個忙碌又充實無比的假期結束的前一夜,李思詩坐在陽臺上吹著夜風,看著坐落在山頂的李家大宅周邊那些景色,心里忽然就有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