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凝眸注視的眼神,聽著他似真似假的語氣,李思詩垂了垂眼,心中就只能怪自己今晚太過“松懈”了。
以至于被眼前人抓住了一個機會,借著月色和酒意,試探了一番。
眼波流轉一瞬,李思詩便是把面前的茶點盒子從膠袋里拿出來,然后把膠袋往前推了推,用一種同樣似真似假的語氣,慢慢悠悠地笑道“喏,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要的膠袋”
想不到李思詩借助諧音轉頭又將皮球踢了回來,商瀚友頗有些哭笑不得地看她一眼,原本的微笑亦變成了又好氣又好笑的搖頭失笑“你呀”
問出這一句,其實他的內心也是有點忐忑的。
但今晚月色實在太醉人,混合著微醺的殘存酒意,兩人洗漱完畢坐在陽臺這邊說笑,這樣的氛圍就像是新婚小夫妻般平靜而融洽,讓他忍不住就著這樣的意境,開口“提醒”了一句。
是的,提醒。
哪怕是以前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時代,追女仔也不是隨便一兩次表白就能搞定的容易事,相反,一次又一次的多次明示暗示,抱著死纏爛打永不放棄的決心,才能是最終得以排除萬難抱得美人歸的終極追求方案。
否則也不會流傳下諸如“烈女怕纏郎”的俗語了。
所以他問出這一句似真似假的話,看似是調侃著暗示什么,實則只不過是一次嘗試。
就像他阿媽今天教導他那樣,只要自己確實是對對方有好感,而對方對自己又不反感,那么就要抓住一切機會加以嘗試,說不定試著試著,就會有那么一次成功了呢
“你阿爸當年追我也是這樣,面對他第一次表白,哪怕我內心是恨不得一下子就答應下來,但女仔嘛,表面上還是好需要矜持的”
“所以呢,我起碼讓你阿爸對我表白了五六次,這才是勉強給了他回應,點頭答應和他在一起”
回想起阿媽的教誨,再碰上這么一個好時機,商瀚友自然就按照著時刻抓住一切機會彰顯存在感的做法,“提醒”了一下李思詩,告訴她自己的想法。
雖然不抱什么第一次就能成功的希望,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氛圍正好情濃意亂之時,說不定就有了個萬一呢
而且即使李思詩不愿那么快就回應,這樣的調侃語氣,大家也都好下臺。
唯一另商瀚友沒能想到的是,李思詩雖然沒有如他所愿給他一個“交代”,但明面上也還是真的給了他一個“膠袋”
也罷,沒有明確的拒絕,就是還有下次、下下次以及未來很多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