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時代的到來,已經是在逐漸明亮的世界里,一步步地去讓那些憑短暫愛意度過余生的遺憾悲劇不再重演。
同樣作為另一個人生的隱藏主角,程賀生便在這條線的大片留白之中,給予所有的“方寧”一縷希望曙光。
“呂遙”的詳細描繪,描繪出了一個為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奮斗的人,讓人感覺極其真實到她仿佛就活在你和我的身邊;而“方寧”的簡略留白,則是寄望于所有受限時代卻又有機會超越時代束縛的現實故事里,有人能在這樣的未知留白中盡情揮灑筆墨,書寫出獨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所以,這一條描繪著另一個人生的暗線,其實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影子女主角,只有最完美純粹的美麗,才能展現出它真正的模樣。”程賀生如是說道,“因為它在這個現實的故事里,寄生于現實但又超脫了現實,要在比其他人更簡短的副線戲份里實現這個角色的完整和精彩,是遠比其它有錯誤有遺憾但顯得那么真實的主線角色更難”
他出生在漂泊的家庭里,雖然父親沒有成為故事里的男主角,但他亦見多了如女二號那樣的悲情女性。
這個電影說是文藝,其實亦屈服在時代浪潮之中,摻雜了一半的商業性質。
不過即使如此,他卻還是想要再一次挑戰自我,在“小愛”之中講述“大城”以及“大時代”的故事,并且為那些曾經為之嘆息過無數次的悲情故人描述一個全新的人生。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在真實的人生里,自己是“衛邵軍”或者“呂遙”不知道該不該說,其實在現實之中,更多人都是處在“方寧”的位置上。
這是一部誕生于一個無比獨特的回歸時期的影片,編劇和他在感情故事里賦予隱藏在枝葉角落的家國情懷和人文關懷的野心,是必須要由最合適的演員來展現。
否則,就是只能選擇刪改,留下原本已經足以成為故事但卻會讓創作者淡淡遺憾惋惜的核心主干,忍痛砍掉那些幻想卻又理想的暗影枝節。
“如果它不能實現,我就寧愿舍棄這一條線,也不愿看到它被簡陋地呈現于世人眼前。”
然而,他卻在前來試鏡女主角的李思詩的眼里眸間,看到了這種獨屬于女二號的“涅槃重生”的鋒芒與溫柔。
不知道李思詩為何年紀輕輕卻能擁有這種神奇而矛盾的感覺,程賀生在這段時間里翻查了不少李思詩的相關資料和影像,這才是依稀得出一個似真似假的結論,認為她是因為不幸的童年和大起大落的人生才最終造就這種難得的神韻
就像是所有故事都有著冥冥中注定一般,他恍神從編劇簡單的描寫里感悟到了舊時記憶,然后用淺淡的筆觸去勾勒出“方寧”的留白人生;而在即將要妥協地刪改掉這個角色的劇情之前,又在迷茫中碰到了天賜給他的一個最合適演員人選。
“那么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