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唯一能在第一份鑒定報告里做手腳的人,就只有她的親生兒子李錦豪。
知子莫若母,李錦豪這么做,很大概率就是為了創造一個讓她和周佳嫻、李思詩兩母女好好接觸的機會如果能瞞到她兩腳一伸的那時候固然是最好,但如果在中途被發現,也能靠著那些在日常相處中處出來的感情,增強周佳嫻和李思詩留下的籌碼。
“小姐,那你接下來打算怎么辦”何姐試探著問。
李老夫人闔了闔眼,不愿再看茶幾上的那份鑒定報告“你收好它吧,今日的事,就當是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何姐心里一松,輕聲應了一聲,正打算把茶幾上的鑒定報告收起來時,李老夫人忽然又出聲喊住了她。
“小姐”何姐不解地抬頭。
李老夫人擺了一下手“這份鑒定報告太重要了我得親自收好才行。”
看著李老夫人沉默著拿起鑒定報告然后又拖著仿佛無比沉重的身軀往樓上走去,何姐十分擔憂地跟在后頭走著,心里的復雜情緒亦是一點都不比李老夫人少。
她是李老夫人的陪嫁丫鬟,一輩子沒有成家,所以也早就把李錦豪當成了自己半個兒子看待,早些年李錦豪那個沉郁的模樣看得她和李老夫人都無比心疼,直到后來周佳嫻和李思詩來了,這個家方才是變得像一個“正常”的家
即使這份幸福可能是假的,她也不愿意再看到這個家回到昔日那個支離破碎的樣子。
李老夫人應該也是這樣想的。
“我何嘗,又不是和你想的一樣呢”路過書房的時候,李老夫人忽然幽幽地說了一句。
何姐下意識地順著李老夫人的目光望去,只見她所望著的,乃是書桌旁邊的柜子方向。
而柜子上方,除了零零散散擺放著李老夫人、周佳嫻和李思詩的一些照片之外,正中央的位置就是擺著一張在那年婚宴上拍的全家福。
曾幾何時,在國外那個家,這個書桌上是那么的空蕩寂寥,除了一本本顏色濃重的大部頭書籍,就是兒子埋首伏案的瘦削身影。
但眼前所見,卻是如此溫馨的色彩繽紛,無論是那勾畫著備忘語句的日歷、還是那個被主人遺忘在茶幾上的粉色豬仔保溫杯思詩這孩子,肯定又是昨日回來找爹地“補課”時,忘記把水杯帶走了
山風從半開著的窗戶吹拂而入,書房里掛著的平安符風鈴叮叮當當,依稀能從這樣清脆悅耳的聲音之中,記起那個聲音如這風聲溫柔的少女在繁忙辛苦的工作之余,特地轉去了山上的神廟里為家中老人求一份平安的心意。
李老夫人苦笑一聲,抱著鑒定報告一步一步地回到自己的房間。
顫著手把保險箱打開,李老夫人取出了從前的那份鑒定報告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再把手里這份新的鑒定報告壓到了保險箱最底下之后,方才是把昔日那份鑒定報告放置于其上。
“一個家能聚在一起,靠得是情,而不是緣。”如果這是一場錯誤的遺憾,那么就從她這里開始,也從她這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