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涅槃重生”一般的轉折,無疑是分外觸動人心。
看著女主角一步一步地面向陽光往前走去,自由的微風吹拂起她的長發,那些光與影交錯落入她眼里眉間,便仿佛是逐漸撫平了她以往那些充滿著欺瞞與壓抑的前塵年月,煥發出獨屬于涅槃重生的神采飛揚。
從緩慢地迷茫地行走,再到滿溢著笑容的仿佛要逐風而去的奔跑,情感的轉換,就在此一刻被演繹到了極致。
在此時此刻的陽光下微風中,奔跑著的女主角身上,似乎也綻放出了勝過周遭燦爛陽光的光輝。
這樣的光輝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耀目美麗,使得看到這一幕的觀眾根本是完全移不開眼睛,也完全移不開心神,最后就只能是全神貫注地盯著大銀幕上的畫面,感受著那樣直擊人心的情感傳遞。
聽著四面八方傳來的細微喝彩聲,李思詩心里略微一松,忍不住對旁邊撫慰般握著她的手的榮玨章投去一個情感復雜的眼神康城電影節的觀眾在觀影時向來挑剔又現實,要是在觀影時看到不喜歡的電影,往往就會毫不留情地發出噓聲來表示自己對這部電影的不滿。
有時要是播映的電影拍得太爛或者電影劇情太過晦澀難明,甚至還會出現觀眾直接中途離場的情況
他們比較幸運的是,這一部高臺上的美麗大概是占了首部播映電影的光,前面那些“煙霧”劇情雖然在放映廳里隱約引起了一點輕微的議論,但所有觀眾都還是耐心地“忍耐”了下來。
然后,就是殘忍卻又冷酷的真相逐漸揭開面紗,吸引住原先神色稍有不以為然的那些觀眾,繼而再用這種魔幻現實的表現手法,去牢牢拉扯住所有人的關注,牽引著他們的思緒一步一步地跟隨著電影的劇情發展而行動、而變換、而起伏
至于李思詩在這部電影里的多場獨角秀,也是極其有感染力從仿佛進入童話結局的期待憧憬,到被丈夫“調教”時的迷茫不安乃至恐慌絕望,一層層的情緒累積到最后涅槃重生的全數爆發,那樣異常真實的表演搭配她過分年輕稚嫩的面孔,竟然就是在無盡的矛盾之中,又巧妙地達成了一種奇異的和諧。
讓人再也無法忘記,那一雙眼從滄桑疲憊到燃點星彩的那一個瞬間。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部電影在劇情上新穎又引人入勝之余,演員的演繹和畫面的美感也是配合得絕頂一流,那些色彩和打光在悄然無聲之中,便已經是組合構建出了一種柔和而溫潤的絕妙質感,鋪墊了電影的層次與厚度。
至于女主角那數不清的美麗戲服,更是每一套都在展現一種帶著獨特東方韻味的同時、卻又滿載著時尚氣息和國際大眾審美都認同的美感;而且每一套戲服和劇情的配合度也是說不出的合襯,仿佛讓人稍微一回憶,就能記得起女主角在每個劇情階段時的美麗姿態
但最讓人感到驚艷的是,女主角的“美麗”不止是誕生在外貌色相上的膚淺美態,更是誕生在疲累狼狽卻又始終不曾放棄,最終達成覺醒和成長的、在思想與精神上的深層式“美麗”。
無論他們愿意承認還是不愿意承認,這都是一部極其精彩的、描述女性覺醒與成長的電影。
并且這樣一部明顯有經典之作潛質的電影,還是由李思詩這個年方二十、但卻已經是華人選美界乃至世界選美界都堪稱傳奇的美人出演回想一下當年李思詩在環姐決賽上的表現和她歌頌女性的前塵舊事,便是越發增添了這部電影的“傳奇性”和“開創性”。
看著電影最后一段劇情里,已經涅槃重生的女主角站在某個時裝發布會的一個比前面那個展示架一般的“高臺”要矮許多、卻也寬廣許多的小高臺之上,那樣自信自尊亦能自行掌握人生的神采飛揚姿態,便是伴隨著她緩步踏下小高臺的那一刻達到了巔峰。
縱觀華國送去各處電影節沖擊獎項的電影,除了上一年送去柏城電影節的、描繪女性中年危機的電影人到四十之外;無論是神州大陸還是港城臺島,其所送過去沖獎的電影題材,要么就是喜歡著眼于刻畫近現代的歷史壓抑和無可奈何的沉淪,要么就是熱衷于描繪人生皆苦的情感悲劇。
唯有這一部高臺上的美麗,以獨特的時尚觸覺和細膩的情感凝結,勾勒出一個年輕女孩從乍然成名的驚喜、到紙醉金迷的迷茫再到最后涅槃重生的覺醒故事,完美地超越了地域與文化背景的隔閡,巧妙地結合了現實和幻想的交匯,最終打造出這樣一部不再受限于語言和思想的女性題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