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祭司!這里有兩塊石碑!好像是…好像是王國的文字!!…”
“什么?有文字的石碑?還是陛下神啟的文字!…”
祖瓦羅踩著血跡,快步走到塔米草身邊。而后,他看向了第一塊石碑,那上面的,確乎是王國的文字,是他能夠認識、能夠看懂的方塊字!
“永寧寺記…伏聞天之德高明,故能覆幬;地之德博厚,故能持載圣;人之德神圣,故能悅近而服遠,博施而濟眾…”
“洪惟我朝統一以來,天下太平五十年矣…惟東北奴兒干國,道在三譯之表…皆聞風慕化,未能自至。況其地不生五谷,不產布帛,畜養惟狗…食肉而衣皮,好弓矢…”
“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依土立興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十年冬,天子復命內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十一年秋,卜奴兒干西有站滿徑,站之左山高而秀麗…今造寺塑佛,形勢優雅,粲然可觀…”
“國之老幼,遠近濟濟…既而曰:“亙古以來,未聞若斯,圣朝天子…吾子子孫孫,世世臣服,永無異意矣!…”
“堯舜之治,天率烝民,不過九州之內…蠻夷戎狄,不假兵威,莫不朝貢內屬…《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載…”
“正謂我朝盛德無極,至誠無息,與天同體。斯無尚也!無盛也!故為文以記,庶萬年不朽云爾!…”
祖瓦羅默默讀著,一個強大帝國曾經的痕跡,就像石碑上刻下的文字一樣,一點點在他的想象中展開。雖然,很多復雜的文字,他并不認得。而有些零星的字跡,也已經缺失了…
但僅僅只言片語的描述,就足以展現出這個舊日帝國的強大!那些充滿自信的字里行間,滿是囊括天地四宇、教化四方萬民,“盛德無極,至誠無息,與天同體”的強盛與輝煌!…
“正謂我朝盛德無極,至誠無息,與天同體!…與天同體!…”
祖瓦羅喃喃的重復著這一句,仿佛看到了天空中一輪舊日的太陽,熾熱又明亮的,照亮了整片遼闊的北方。而那個曾經明亮的舊日,又是多久之前的故事呢?
想到這,祖瓦羅低著頭,終于看到了碑文的最后。那里印刻著一個“永遠太平,永享安樂”的盛世,印刻著一份輝煌舊日、埋藏到今天的殘痕…
“永樂十一年,九月廿二日立…欽差內官,亦失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