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瓦羅瞪大了眼睛,聽著馬哈阿骨打詳盡的描述,漸漸心生寒意。這片遼闊土地上的混亂與廝殺,直到此刻,才向他展露了一角…
是的!在這個十五世紀的尾聲,正是和一千多年前的兩晉一樣,是寒冷小冰期的開始,是蠻族入侵的大遷徙時代!
就在數年前,大明的東莞又一次迎來降雪。而穩定的降雪線,已經來到了粵北的珠江流域。哪怕中間不時有小幅的回暖,但整體的大趨勢還是一路向下降溫。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崇禎時期,氣溫降到了極致。流放海南的士大夫們,能夠幸福的,常年在三亞看雪景…
而在極寒的北方,在廣闊的通古斯之地,大元與大明的秩序退潮后,可怕的大混亂期已經降臨!整個外東北都已經蠻族化了。原本居于黑龍江中下游的熟女真各部,被一波波南下的野蠻同族,被真正強悍的生女真各部,打的根本立不住腳。他們幾乎是被驅趕南下的最先鋒,一直南遷到大明的遼東屬地,尋求大明的庇護,變成了“海西”與“建州”兩大女真族群…
至于曾經光耀北地的大明,在六十年前的宣德年間,第一次大規模收縮。大明放棄了奴兒干都司,把治所遷到遼河中游的開原,僅僅掌控遼河套和渾河一帶。但大明依然保留了至關重要的“船廠”吉林,保留了經營奴兒干地區的起點。
但可怕的寒冷,不僅驅趕著無數生女真南下,也驅趕著漠北的蒙古各部,瘋狂南下漠南。在寒冷的白災下,蒙古各部被迫凝聚成聯盟,向南方富庶的大明帝國,尋求大量的“朝貢”回禮…
這實際上是極致的生存壓力,這才把一向分裂的蒙古各部壓成了一團,要么從南方“朝貢貿易”,獲得必須的生存物資,要么“開戰”搶來生存的物資,再消耗掉多余的部族…而后,大明拒絕了“無禮的要求”,在元朝覆滅后,從未有過的殘酷戰爭,就此開始了…
四十四年前戰爭的結局,土木堡之變,英宗的北狩改變了一切。大明永遠的失去了河套蒙古,被迫修筑起長長的長城邊墻。而與此同時,蒙古兀良哈諸部,即曾經的朵顏三衛東進,和北方的生女真各部一同,不斷侵攻大明的遼東。
第二次收縮從正統年間開始,在土木堡之后成為定局。在蒙古兀良哈諸部的侵吞下,大明丟失了遼河套,繼續收縮到今天的遼寧。以遼東鎮遼陽為治所,與殘余的奴兒干都司合并,開始修堡筑墻。西方以廣寧為重鎮,修筑長城防御蒙古“諸胡”。北方則以開原為重鎮,放棄更北的吉林“船廠”,交給南遷內附的熟女真各部…
而在此刻,被迫南遷的熟女真各部,已經正式內附大明,從遼河、渾河中下游的吉林地區,直到撫順以東的鴨綠江北定居下來,開始接受漢化的羈縻統治。遷入吉林地區的熟女真,逐漸形成了海西女真諸部。至于遷入撫順以東、鴨綠江北、松花江上游的熟女真,則成為了建州女真諸部…
南方女真諸部的歷史,也就此進入到飛速漢化,飛快吸收大明制度與技術,為大明當雇傭兵打仗,忠誠不可言說的附庸時代…
這就是祖瓦羅到來時,東北與外東北的局勢。當然,此刻的他并不知曉這一切,只是竭力勸說馬哈阿骨打,派出幾個部族向導,為他往南方大江的上游引路,直到把對方惹得毛了。
“該死!使船的,你是不是祭祀中了邪,被精怪附體了?!你千方百計,到底要找那個南方大部落做什么?…莫不是,你要和他們勾結,搶奪這里?搶奪我們馬哈部的領地?!…”
馬哈阿骨打神情一厲,又一次掏出大錘,如大熊般霍然起身。他向著祖瓦羅一聲厲喝,輕巧的掄起二十斤重的大錘,就兇猛的砸了過去。
“說!不然就打死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