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時,卡巴見她問了許多漲水的事情,似乎對茵魯拉河很感興趣,便提醒了幾句。
艾拉當然知道漲水的河流很危險,她是個惜命的人,不會去冒這個險,她也不過是打算遠遠看幾眼而已。
土地總管在忙碌幾日后,終于找好了幾處符合艾拉要求的土地供她挑選。
“按您的要求,我們一共找到了三處合適的土地,都位于塔尼斯的耕種區,屬于未開墾過的荒地。”
沙迪亞的土地都是集中耕種,耕地都在城鎮和村落之外,人們居住的地方都是屬于地勢較高不會被淹沒的地方,周圍最多只能開辟一些菜地。
茵魯拉河并不是不害的,這條大河滋潤著沙迪亞,卻也會威脅到它,如果泛濫季時水位上漲過高,沙迪亞就會出現全國范圍內的洪災,帶來巨大的危害,這也是為什么這里的建筑物不是建在比較高的地方就是把地基建的很高的原因。
而如果耕地在城內,那么河水無法淹沒土地自然也就無法為土地帶來肥沃的泥沙,于是就有了這種人口集中居住,土地圍繞城鎮的布局。
此外,茵魯拉河中生活著大量的鱷魚河馬巨蜥蛇類等危險生物,河水上漲時這些動物也會隨之遷移到水少的岸邊,自然而然的靠近人類的居住地,而沙迪亞因為沙漠帶來的得天獨厚的防御,所以城鎮基本上都不會修葺城墻,動物也是聰明的,不會往人太多的地方靠近,但那些小型的村鎮就有可能有危險動物誤入,所以這些地方的外圍會用帶刺的藤條扎起圍欄,避免發生危險。
但即使如此,依賴河流而生的人們還是經常會在河邊遇上危險,每年都會有不少人因此喪命。
土地總管說的三處地方其實都在一起,只是中間被一些耕地隔開,無法連成一片,但每一塊地的面積都不小。
這些地方需要艾拉親自去看過才能確定合不合適,她和土地總管說等魯西斯回來再去實地查看,土地總管自然沒有異議。
泛濫開始的的第三天,魯西斯就回來了。
國王回宮的時候,所有人都需要前往迎接,只有少數負責護衛的侍衛和為迎接國王回歸而做準備的侍從不用離開自己的崗位。
艾拉自然也是要去迎接王的人員中的一員,從接到通知開始,所有人都站在了行宮塔門宮殿大門前,等著國王回來。
幸好這是個嚴肅的場合,在禮儀官的注視下,誰也不敢隨意交談,不然艾拉又要被人搭話了。
趁著這個機會,艾拉總算能看一看茵魯拉河的漲水情況了。
之前艾拉出入行宮都是靠行宮旁邊的水道,這條水道靠近行宮的這邊是足有五十節的階梯直接從河中延伸至行宮前的一片廣場,上次她去集市的時候這些階梯還完全暴露在外,如今卻有大部分都淹沒在了水中,這條水道的水位已經暴漲了好幾米。
水道里原本泛綠的河水如今直接變成了紅褐色的泥水,原本平靜的水面也變得波濤滾滾,而這還僅僅只是一條人工開鑿的水道,茵魯拉河的本體只會更加澎湃。
在這泥沙滾滾的浪濤中,王卻沒有乘船而歸。
高舉王旗的隊伍從另一邊的陸路緩緩而來,為首的王攆黃金貼面寶石點綴華麗如金屋,轎頂四角上各有一只雄鷹俯視一方,紗簾在風中飄蕩,隱隱能看到其中端坐的人影。
隊伍停在了廣場,所有人低下頭,看著奴隸抬著轎攆登上塔門,停在門下。
魯西斯從轎子里下來,一眼就看到了艾拉。
不管有多少人,她總是最耀眼的那一個。
按照慣例今天本該有一場迎接國王的宴會,但魯西斯并不喜歡宴會,這種不必要的慶祝一直都是能免則免。
而且魯西斯很忙,三角洲的收割雖然已經完成,但接下來還要清點今年的收獲,核算田地產量、儲存糧食以及最重要的收稅等總之工作量之大,足以讓整個沙迪亞從上到下都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