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面艾拉就有很多話要說,她早就想和魯西斯談談這方面的問題了。
只聽她吐槽道“你們現在的種植模式實在是太浪費了。”
“明明以沙迪亞的氣候和環境,種植小麥可以做到一年兩季甚至三季,但你們卻讓那么多的土地閑置起來,甚至連一季都不去種。”
魯西斯心中一動,他提醒道“我們并沒有閑置土地,沙迪亞的土地每年都會被河水淹沒這點你也是知道的,而且我從來沒聽說過什么地方的小麥是一年兩季的。”
艾拉搖搖頭“雖然河水泛濫會淹沒很多土地,但同樣還有很多土地沒有被淹沒,這些土地完全可以開墾成田地,而不是任由它們荒廢在那,你們甚至不會用它們來放牧家畜,這不是浪費是什么”
沙迪亞雖然是游牧民族起家,但現如今各地的畜牧也基本以圈養為主,少有放牧的,這也是因為野外過于危險,讓牛羊離開圈養的牧場,很容易被野獸襲擊,而牧場的選址也很重要,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原因,基本都比較靠近城鎮,并不是哪里都能建牧場,所以很多土地都是處于荒廢狀態。
魯西斯卻覺得她有點異想天開“以前也有人試過,但那些沒有被河水淹沒的土地要開墾成田地很費力,最后卻種不出多少糧食,甚至連基本的地稅都不夠交的,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去開荒了。”
“那只是你們不會種而已。”
對于沙迪亞那過于粗暴的種植方式,艾拉已經不知道吐槽多少次了,就他們那種種植方式,沒有茵魯拉河,整個國家的人都得餓死。
“種植是一門很深奧的技術,不能一味依賴環境的。”
她直接告訴魯西斯一串數據“今年皇家的土地小麥產量差不多是1斯哈特產5袋半小麥,這個產量你覺得如何”
魯西斯對這方面很了解,直接回答道“算是豐收了,往年還要比這個數字低一些。”
“但就我所知,只要精心照顧,小麥的產量可以達到1斯哈特差不多7袋到10袋的小麥,最好的田地甚至能有更多。”
一袋小麥的重量大概在60公斤左右,換算成畝產,沙迪亞的土地產量差不多是每四畝地大約能有320公斤的小麥產出,平均畝產80公斤。
而艾拉所說的數據相當于平均畝產100公斤到150公斤,這是華夏建國前能達到的畝產,而實際上到了二十一世紀,麥子的畝產平均已經達到了250公斤到450公斤之間,甚至有許多高產品種在精心照顧下能達到最高畝產900公斤的可怕數據。
當然,沒有現代的那些科學技術和優良種子,想要達到二十一世紀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艾拉覺得,以沙迪亞這種優渥的環境條件,這里的畝產怎么也應該要達到華夏古代時豐收的水平一百到兩百公斤的數字吧,可惜他們連最低水平都沒有達到,現在畝產80公斤的數字說出來都對不起茵魯拉河這么多年對這片土地的滋潤。
雖然艾拉沒有說出她所知道的現代畝產數字,但現在她所說出來的數字,也足夠讓見多識廣的魯西斯感到震撼了。
他拿著烤乳鴿的手停在半空“你是在說笑我從來沒聽說過哪里的土地能有這樣的產出。”
魯西斯可以很自信的說,整個非羅大陸就他們沙迪亞的土地最為肥沃,種植出的小麥產量最多,可即使是歷代記錄里產量最多的一次,也不過是1斯哈特的土地產出了將近七袋子的小麥,注意,是將近,七袋以上他從來沒聽過,更別提艾拉說的十袋甚至更多了。
艾拉忍不住驕傲地道“沙迪亞確實沒有,但在我的家鄉可以。”
她的家鄉,那個一直在發生奇跡的神奇國度。
“開墾確實是個力氣活,但是你也看到了牛拉犁翻耕的效率了,用這個開墾效率比人力快,也省力。”
“至于這些土地的產量少,多半是因為土地的肥力不夠,中間照顧不當這些原因,只要給土地補上足夠的肥力,在耕種時多花點精力,最后的結果一定能讓你大吃一驚。”
沙迪亞雖然是個沙漠國家,但那條大河所滋潤的不僅僅是那些被淹沒的土地,那些遠離水源,看似荒蕪的區域實際上也被地下水滋潤著,不然早就被周邊的沙漠侵蝕了,這樣的土地補好肥后,前景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