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幾日,這天早上,馬佳蕓蘭正在用膳時,突然察覺肚子有熟悉的動靜,一陣一陣痛。
她一下抬頭,直接了當:“嬤嬤,我可能要生了。”
屋內秋燕秋蘭也在,兩人都是頭一次遇到這種天大的事情,一時間有點慌神。
再看馬佳庶妃,只見她并未立即起身,先將剩下小半碗清湯面慢慢吃完,甚至有心思喝湯。
郭嬤嬤:“”
她這輩子也不是頭一次伺候高門貴女生產,但馬佳庶妃絕對是其中最鎮定最有主意的一位。
這位主子怕是未來真有大造化。
馬佳蕓蘭并不知郭嬤嬤心中所想,她肚子痛當然痛,生產能不痛嗎
只是馬佳蕓蘭并非第一次生產,前世連續生產了六次,她很熟悉這個過程。
因她在家時愛騎馬耍鞭,更像入關前期的滿族格格,身子骨比其他貴女健康。
況且她是個能忍的,精神和身體雙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點無論是前世和現世都刻在基因里。
主子都如此鎮定,秋燕秋鶯也很快平靜下來。
郭嬤嬤有條不紊安排:“秋燕,派四全等去通知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皇后,以及各位主子娘娘,然后你去通知膳房,你和秋墨全程盯著熱水等東西來往。”
郭嬤嬤口中的膳房并非距離鐘粹宮不近的御膳房,而是因馬佳庶妃懷孕在鐘粹宮殿外剛搭建的小膳房。
至于為何不建殿內,因紫禁城內宮殿多由木制建立,又全是連排,失火會非常危險,不如隔開以防萬一。
小膳房目前的作用也就是燒水熱食熬藥,庶妃是用不起小廚房分支的。
秋燕領命離開,郭嬤嬤又下令:“秋鶯,你先去親自請接生嬤嬤過來;讓小張子去請太醫。”
至于郭嬤嬤自己,任務最重,全程盯著產房陪產。
馬佳蕓蘭吃過飯,問過接生嬤嬤后強忍著痛,走了一會兒,這才被接生嬤嬤和鐘嬤嬤連手攙扶上床。
接到通知的幾名擅長婦科和兒科的太醫先到,但目前沒他們什么事兒,也希望不會有他們什么事。
問過后,候在一旁。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接到通知并未趕來,只是讓嬤嬤過來詢問。
但這并未表示她們不看重這件事,只是身份地位在那里,馬佳庶妃畢竟只是一位庶妃。
過了差不多有一個時辰,庶妃們陸陸續續趕到,個個都是精心打扮,珠圍翠繞,花枝招展。
“馬佳姐姐這里可真有條不紊。”先開口的是庶妃董佳氏。
董佳氏的先祖世居撫順地方,歸順朝廷后被抬入正黃旗包衣,且能人輩出,掙下不少軍功。
董家兒郎多,女兒少。
董家氏從小在家就挺受寵愛,本就有幾分天真爛漫,入宮在她眼中也沒怎么經歷波折,順風順水,性格竟比入宮前還嬌氣一些。
“董佳姐姐這話說的,馬佳姐姐一向行事周全,”回話的是庶妃李氏,眼珠子一轉,看了董佳氏一眼,輕笑,“從不像妹妹一樣輕狂。”
李氏和董佳氏的家世類似,更復雜些,李氏先祖并不是來自民間漢人,而是前朝邊將。
李氏,漢將撫西額駙李永芳的孫女,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邊將,因其父兄曾經以及正在掙的功勞,這家世在宮里讓她很是得臉。
李家人掙的軍功可能不比董家遜色,目前情況來說更上一層樓。
董、李二人曾經一度交好。
但入宮不到幾個月開始因一件小事爭吵,似乎是由李氏開頭,漸行漸遠,如今甚至有反目成仇的意思。
李氏并不是在為馬佳庶妃講話,只是習慣性刺幾句董佳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