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沒過多久,眾人便在家宴上見到這位傳說中的“辛者庫美人”。
所謂“辛者庫美人”,只是某些在背地里心知肚明的嘀咕,逐漸被傳開來,成為說不出口到懂得都懂的消息。
對此馬佳蕓蘭清了一下鐘粹宮上下,不可以對衛答應輕視。
馬佳蕓蘭與衛答應無交集,只是同樣作為美女,現世有過短暫不愉經歷的她,非常厭惡“辛者庫美人”一詞。
這個詞匯侮辱意味太重。
那些背地里帶著高高在上的鄙視口吻說這個詞的忌妒者,內心
何等丑陋,這種愛背后給別人取侮辱性外號的行為,和用刀劍刺傷他人有什么差別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一句出自增廣賢文的金玉良言,是馬佳蕓蘭前陣子給塔娜、胤祉,和聽不大明白的雙胞胎上的一節課程。
當然,舉例的故事是編的,寓意為這種沒有底線又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要干,只是最后的課題延伸至人多多少少有點兒底線與輿論可殺人的話題討論。
人若無底線,便很容易被永無止境的牽著走,很多明君晚年節操難保,也是因為過了他一直堅守的底線。
文人掌握一定的輿論權,這是某些帝王防備文人的原因;輿論可殺人,對于心理乃至于生理上可造成嚴重打擊;控制輿論可以達到一定目的。
最后連馬佳蕓蘭都覺得姐弟兩個簡直偏題太遠。
扯回來。
在今年的中秋小家宴上,人們更不敢把這個詞說出來,但落在衛答應的目光,尊重的人,帶有目的性地打量多。
毋庸置疑,衛答應是位美人,她的顏值不下于榮嬪與宜嬪,在這眾多美人的后宮也能擠入前三。
三人明顯不一樣的風格。
衛答應的美是一種非常精致的美,是驚艷的美,是溫柔的美,是非常符合當前男人主流審美的美,是能激發人保護欲的美,像是的溫室花朵中最精致嬌嫩的那一朵。
見到她的第一瞬間,馬佳蕓蘭腦子里會想起近代詩人徐志摩的一首現代詩的優美描寫,“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這一種美在封建男權社會未必是一件好事,至少宮廷比民間更好。
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少人見到衛答應便提起警惕,好像她會在馬上她們分得的蛋糕咬上一口。
太皇太后與皇太后也受到“長輩”社會風氣影響,皺了下眉,會覺得這樣的女人身上“狐媚味”太重,怕她迷惑君心。
連康熙也不免被這種氛圍影響,懷疑美色會不會讓人閑話,對衛答應越發的冷遇下來,來證明自己并非好色之徒。
這是后話。
前世今生,馬佳蕓蘭唯一遇見的單憑一張臉,掀起如此多仇恨,給自己人生挖下多個坑的,唯有衛氏一人,可見這一張臉,究竟有多么大的殺傷力。
眾人只看了衛答應顏,至于本人的真正性情如何,全靠猜測,很少人會真正探索,更多人是旁觀者。
馬佳蕓蘭對衛氏的了解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