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封的圣旨雖已經下了。
但伴隨著規矩越來越全,對于新鮮出爐的佟皇貴妃、榮妃、瑾妃、惠妃而言,從領旨到接寶冊,全部流程走完,卻是一個時間不短的過程,比嬪的程序要繁瑣濃重很多。
榮妃的冊封在皇貴妃后面。
先挑選第二個黃道吉日,由多名前朝官員在太和殿內香案祭天,再黃蓋御仗一路護送從太和門至東六宮內門。
馬佳蕓蘭早打扮整整齊齊,從頭到腳全按照規定來,行六拜三跪三叩禮后,才從護送隊伍中接過寶冊。
這才真正算晉升至妃位,從此,馬佳蕓蘭再回榮妃。
馬佳蕓蘭又乘坐鸞轎,去慈寧宮,向太皇太后,去壽康宮,向皇太后,一跪三叩頭禮謝恩。
冊封過程如此繁瑣,禮儀這么多,可能不是太皇太后與皇太后的本意,她們也會嫌棄麻煩,但她們也會遵守這些。
至少太皇太后比誰都清楚,皇權需要這些禮儀的襯托皇權的至高無上,以及更明顯的階級區分,越是往后,越是大清繁榮昌盛,禮節規矩會越來越全。
讓人向往,讓人恐懼,讓人沉迷,這便是權利。
從壽康宮出來,下一個目的地是承乾宮。
剛剛晉升的佟皇貴妃,需要參與每一個妃位的冊封儀式,并且是其中環節之一,對于眾人而言,這就是高高在上的權利。
可在佟皇貴妃看來,這并不是福利,每一次參與他人的冊封儀式對她而言都是遺憾,人總是會為自己得不到或一不留神錯過的東西而耿耿于懷。
整個過程,佟皇貴妃表情很少,又或者說神情肅穆,對榮妃念了一段不長不短的訓告文:“望度嫻禮法柔嘉表范”
緊接著,馬佳蕓蘭又等著其他人來向她行禮問安,瑾妃惠妃是平禮,妃位順序決定先問禮的人是誰,剩下嬪及其他妃嬪,在第一次見禮時,也需向她行一跪三叩頭禮。
但愿不折壽。
馬佳蕓蘭慶幸的發現自己并未太過迷失于這種繁榮模式,她的野心更多享受于陪伴兒女,操縱棋局的快感,對大清乃至于這個世界良性的影響力。
除了太子以外的皇子皇女,也需要抽空來行一個晚輩禮。
太子不同,他是半君,因康熙對于太子的偏寵,胤礽不管是禮儀還是生活,不論前朝或后宮,他都享受非常高的位置,即便見到佟皇貴妃,也頂多稱一聲佟娘娘。
康熙還憐惜他年幼失母,特許他在這種尷尬的情況下不出席。
對此,馬佳蕓蘭松了一口氣,讓眾人起身,她又將賜下提前準備的禮物,阿哥們清一色的筆墨紙硯,公主首飾珠寶,毫無新意,這種時刻也不需標新立異。
輪到雙胞胎時,這兩家伙額娘叫的那一個響亮,吸引眾多目光,他們也習慣了,一模一樣的小團子走到哪里都是焦點。
胤祉與塔娜一人提溜一個,以免奶嬤嬤控制不住他們。
至此,禮畢。
馬佳蕓蘭回到鐘粹宮,第一件事情便是把身上這幾十斤的東西去除,御用的珠寶首飾單個看全是精品。
隨手摘下頭上一支鳳釵,釵頭的紅寶石與花樣珠串且不說,連釵尾刻有即便在顯微鏡下觀察也工工整整的祥紋。
這樣的首飾本一支已是亮點,假如全部堆積在身,卻讓人挑不出重點,只余富貴華麗印象;若是儀態氣質上稱不起來的話,大概會像一個移動珠寶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