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傳來的消息當然與噶爾丹有關。
在漠北有很多勢力,其中最混亂的喀爾喀蒙古主要有札薩克圖汗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三個。
這三個部落的首領都稱“汗”,他們歸屬于清朝,但又自成管理體系,常常不受控制,內部矛盾也不少。
噶爾丹也正出自喀爾喀蒙古,在與清朝第一次規模戰役之前,有望于融合喀爾喀三大部落,但因戰敗逃走,不得不退居科布多,漠北的局勢也再次混亂起來。
噶爾丹得狼子野心從未消失,招集舊部的同時求援羅剎國。
塔娜對此也有應計。
這還得先從當初聯姻說起,塔娜雖是清朝皇家公主下嫁,但說到底,她只是嫁入科爾沁草原的一個部落,很多人可能把她當作一個比較特別的“生育機器”。
蒙古女人大多如此,或者說,這個時代99女人命運如此。
皇家公主甚至連當“生育機器”,還會被蒙古部落防備。
塔娜當然不甘心。
她先與滾達成合作協議,背靠清朝皇室背景,再加上兩條謀計,協助滾拿下部落繼承人的權利。
從而在部落中有了真正的話語權,再一步步蠶食鯨吞,成為部落真正掌權者。
滾的野心到此為止,或者說這是他從小到大的執念。
但塔娜的野心卻才剛剛開始。
有些東西很難瞞著枕邊人,塔娜向駙馬有選擇性地透露一點,滾思考一夜后,給予的回復是,“臣甘當殿下的馬前卒。”
“不,你是驍勇善戰的巴圖魯。”
在與滾達成二次合作協議后,塔娜開始一步步實現野心。
目前為止,與其他部落最好的辦法就是商業。
蒙古現在以游牧民族為主,商業經濟比較落后,很多部落都常常搬家,科爾沁部落比其他部落好一些,只是因有大清的補貼,但遇見草原退化或氣候變化等天災或者,也避免不了大幅度遷移。
而要讓游牧民族長期穩定下來,除了補貼和聯姻,更需要把游牧經濟與大清現有的經濟融合在一起。
商業是一個長遠計謀。
游牧民族不止有肉可以出售,羊毛能夠制衣保暖,羊奶可以制作奶茶,加工為羊奶粉,還有蔓延的蛋糕等等,額娘口中的奶牛也不是一定搞不到。
未來工業絕對不僅僅如此。
塔娜先在馬佳圖海留下的駐軍幫助下在盛京等北方城市牛刀小試,有了成績過后,再往上匯報汗阿瑪。
康熙一接到密報,看見塔娜折子上的內容,一下子便從中看見長遠利益。
商業的頻繁往來不僅能夠讓蒙古與滿漢關系更密切,而且將來一旦發生沖突,大清也不只用強硬手段控制蒙古,塔娜所說的“經濟制裁”完全可行。
畢竟大清不是必須羊毛與奶制品,但游牧民族對于農耕的需求量卻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能夠穩定富裕,大多數百姓也不會閑的沒事干自絕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