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娘太強。”
五阿哥、六阿哥也有與自家額娘良性競爭心理,當他們提出超過自家額娘的設計時,心中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他們的合作者之一,戴梓也是一個天賦型人才。
他對于流放不可能完全不記恨。
但這是封建社會,現實不得不低頭,人們往往局限于皇權大于天,他將更多記恨放到諂媚的南懷仁身上,且也需要為了子孫后代考慮。
戴梓收到命令重新進京到工部入職,官級還是不高,但怎么說都是一個京官。
而且能夠親自與南懷仁對峙,看見他心有不甘的驚訝表情,知道他的權力在一點點瓦解,有種大仇得報的爽感。
再者,他是真心對槍炮有濃郁興趣。
戴梓一開始對五阿哥、六阿哥是抱著懷疑態度,直到接觸了一個上午,三人一下子變混熟,視彼此引為知己。
戴梓承認,五阿哥、六阿哥的確是天才,一點就透不說,他們還知道他許多不懂的知識,有些原理攤開來說很簡單,但卻是他思考了幾年未解決的難題。
五阿哥、六阿哥也很喜歡戴梓這個能夠跟得上他們一部分節奏的人才,聽說戴梓的一個兒子與最大的孫子也很有天賦。
這不得火速培養起來
戴梓的兒子科舉屢次失敗,但因工學天賦被五貝子、六貝子看中,招為門臣,連彥郡王也愛屋及烏,對戴梓一家禮遇有加。
此外,戴梓與五阿哥、六阿哥交流增多,尤其是與六阿哥相處的時間最多,他是一個發現兩位阿哥背后有一個“高人”。
這個高人是誰
戴梓有點好奇,一開始并沒有猜出來,甚至猜過萬歲爺,直到私下碰見彥郡王,發現他并不是對此一無所知。
又結合一些或真或假的事跡傳言,尤其是自鳴鐘與玻璃,他終于猜測到鐘粹宮榮妃娘娘身上。
這可真是
巾幗不讓須眉啊。
也難怪榮妃娘娘能夠教導出像榮憲公主、彥郡王、五貝子、六貝子這樣的人才,也打破戴梓對于女人的印象。
他有個小孫女很擅長計數,說不定天賦比孫子還高一些。
戴梓對于比自己強的人是真心欽佩,但多年來的窮困潦倒已經讓他不像以前一樣情商低,至少懂得更多人情世故,他明白這種才干對于婦人來說,哪怕是榮妃娘娘,也會影響聲譽,把這些猜測默默咽到肚子里。
過去他還是太過恃才放曠,所以才糟小人嫉妒,落得個流放下場,現在榮妃娘娘讓他看見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說回出征。
今年出征還是以冷兵器為主,但熱武器更是少不了,熱武器包括一部分舊版槍與炮,一部分改良10槍,還有改良20炮臺、改良30護甲、改良40槍等。
這次戰役還沒開始,五阿哥、六阿哥已經先出一份力,他們也申請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