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康熙擺駕鐘粹宮,這符合后宮一貫的規律。
康熙到的時候,馬佳蕓蘭正在廚房里忙活,她很高興,準備親自參與當中兩道菜宮保雞丁、松鼠桂魚,一川菜,一蘇菜,全都來自未來的菜譜。
弘旭只對和面,更準確說玩泥巴有興趣,但對于廚房其他東西興趣不大,因而沒有跟著皇瑪嬤一起去殿外小廚房。
此刻,他正在院子里騎兩輪自行車,有了水泥地過后,車速能夠更快。
康熙不是第一次見到自行車,他見過小九小十鬧翻只為爭一輛車的場景,且這車已經成為機械商品之一。
宮外也有很多人喜歡。
但目前為止,都把這個當小孩子玩具,在自己家里玩,現在買得起自行車的,家里都在三進院子里以上,他們的院子,可能比鐘粹宮正殿院落還大得多。
民間門也不是沒有人模仿,畢竟自行車的設計比自鳴鐘更簡單,但橡膠輪胎上面卻犯了難度,其他材質很難完全替代這個。
“皇法瑪”弘旭看見康熙,來了個飄逸的擺尾,同時兩腳蹬地,把車停下來后,乖乖行了一禮。
隨著弘旭的長大,他眼睛的形狀與康熙越來越像,但眸色更淺,有點接近于黃琥珀,看起來更加清透明亮。
在目前的全部孫子中,康熙與弘旭,還有毓慶宮的弘晏、弘晰關系最親近,原因很簡單,他們住宮里,算是看著他們長大的。
他一開口,仿佛是平凡的祖父::“天寒地凍,也不怕冷著凍著。”
“謝皇法瑪關心。”弘旭把兩只手攤開,笑容燦爛,口齒清晰,“今天太陽暖洋洋的,孫兒的手也暖洋洋的。”
康熙還是讓小太監拿了一件狐裘給他披上,,狐裘是大紅顏色,連帽設計,帽子上長有兩個貓耳朵,領口處還有兩個毛絨絨小球,襯得小家伙越發可愛。
他忍不住扯了扯兩只耳朵:“你皇嬤瑪沒事竟喜歡折騰。”
“皇嬤瑪疼孫兒,”弘旭仰著頭辯駁,又補充,“和皇瑪法一樣。”
“小滑鬼頭。”康熙笑罵一句,牽著弘旭暖洋洋的小手往屋里走,一路上都是小家伙童稚的聲音。
塔娜幾個,小時候說話最多的是胤祉與胤祁,塔娜與胤祝更好動。
而弘旭比胤祉、胤祁小時候還會說,像個小唐僧,表現欲有一些偏強。
馬佳蕓蘭并不遏制這種天性,也基本上不制止弘旭的童言童語,只是給予溫柔耐心地正確引導。
話說多了也有好處。
弘旭開口說話的時間門并不算早,只能說正常,一歲左右,但他每天都在進步,現在的表達能力超過七、八歲小孩。
這一點,康熙也有明確地感受。
比弘旭大一個多月的弘晏,可能因身體差等原因,性格比較沉默,話很少,也講不了這么流利,其他孫子都都還是更幼的小孩兒,也無法和他們比。
馬佳蕓蘭出了廚房,換上一件新的便衣,進入屋內,便看見康熙正在考驗弘旭的功課,弘旭嘰嘰喳喳背誦得很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