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不認為普通人能夠使喚安寧伯,甚至于包括馬佳圖海這個權臣,再深入思考,安寧伯的女兒是當今圣上的后妃,名下有長公主、三阿哥。
一想到這里,張正呼吸急促。
張正當然是一個有野心的人,而且從來不服輸于自己的命運,不然他也不會科舉不行,去死亡率更高的軍隊入仕,入仕未達到預期目標,又想著另擇他路。
安寧伯需要門臣的應該是宮里的娘娘,但娘娘為什么需要門臣呢會不會因為二皇子
張正知道自己的推測有點過度,但聰明人想的就是多,他也知道這只是有一定可能性,二皇子太小,當今圣上有太子,太子地位穩固,很多東西為時尚早。
但這是張正第一次具體皇權最近的時刻,由不得他不激動,畢竟跟著一個愛新覺羅姓的王爺也是不錯的未來。
張正激動歸激動,卻沒被激動沖昏頭腦,冷靜下來思考當前人生岔路。
然后他選擇了另擇新主。
原因除了無限可能性,還有安寧伯父子的人品,以及在安寧伯府上這一段時間,張正感受到了已經消失很久的尊重與公平。
盡管康熙在強調漢人也是他的子民,但傻子都能感受到,軍隊里滿人與漢人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很多旗人都有自視甚高的毛病,京城里的滿人更是如此。
安寧伯父子也多多少少有一點,但比其他人好了許多,在安寧伯身上能看出來,他是得到“高人”指點。
且那位“高人”對于門臣的一系列安排,才是讓張正下定決心擇主的,有這樣的主子,憑借他的本事,一生富貴還是沒問題的。
這便是馬佳蕓蘭與張正的第一次交手,屬于單方面了解。
而進一步的交手還是在胤祉上學以后,有了馬佳氏出生的伴讀在中間搭橋牽線。
事實上,這個時候,正是張正比較迷茫的時刻,他自認為一生看透過許多人,但還是不太了解宮里娘娘的想法。
經商
為什么是經商
張正非常明白商人的地位如何,假如讓他自己選擇,是不太可能走商人這條道路的,但宮中娘娘出的一個一個點子,又讓他對于商人這一行有不同看法。
然后表示出海培訓。
張正徹底迷茫,為什么會是出海,他們掙的銀子不夠多嗎但因娘娘一直表現出的聰慧,他并沒有反駁。
繼續干事。
在這并不短時間的培訓工中,張正也在京城安了家,因滿漢不通婚,妻子非旗人,但也出自一個翰林官員之女,有了第一個自己的孩子,第二個孩子。
很快,有第一次出海冒險。
張正從這次的出海經歷又學習了很多新東西,也徹底拜服在馬佳氏娘娘的天才之下,他自幼聰明,其實很少佩服人,娘娘是他目前欽佩的人中排行第一。
除了四位漢人以外,九人當中還有四位來自蒙古或盛京,由塔娜出嫁后推薦過來的,其中最出色或者說最合適的有兩人,一個是滿族,一個是蒙古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