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爾泰并不是純粹的蒙古人,他與駙馬滾一樣,生母也是女奴,有一半的漢人血統,又比滾更不姓,他的父親非但地位不高,還是個人渣。
也因此,他從小過得極差,不比那些奴隸們地位高多少。
在他十七歲未成年時,正值噶爾丹第一次判亂,在漠北部落的他被自己父親推出去當炮灰。
被榮憲長公主以及駙馬率領的軍隊救下,自此開始為公主辦事。
莽古爾泰這個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從小到大都沒有學過什么東西,字不會寫,也不會蒙語以外的東西。
也因此,他學習東西也非常吃力,不管是語言,還是識字上。
更不用說其它東西。
榮憲對這些并不強求,她也是見到他頗有大弟胤禔的天生神力和武學天份,甚至于神力略高一些,才將他留下,對他的定位是一個強壯的士兵。
也常常與他對練,提高自己水平。
在二征噶爾丹時,莽古爾泰作為熟悉蒙古的領路人加入十萬大軍,為其導航,期間展現出非常高水平的急智,不下去普通參將,還提出兩個解決困境的小兵計。
回到蒙古,榮憲第二次面見莽古爾泰,發現他的漢文水平進步很大,語言基礎交流也不成也問題,不禁給予夸贊。
莽古爾泰很坦誠地自我剖析。
他還是學的不夠快,只是他比其他人更勤奮一些,每天從早到晚富余時間都用來學習,一直不間斷。
書山有路勤為徑,莽古爾泰的確很勤奮,但榮憲并不認為莽古爾泰只有單純的勤奮型,他在打仗上面非常有天份,他甚至有點像那種傳說中的直覺系人才。
在得知額娘想要建立海軍基礎時,她第一時間便想到莽古爾泰。
但莽古爾泰一直生活在蒙古,對于叢林、沙漠等環境可以適應,海上卻未必,她對他進行了簡單的水性考驗。
讓榮憲驚訝的是,與其他很多蒙人不一樣,莽古爾泰是會游泳的。
小時候他曾被迫與人在湖泊“玩”過,實際上,更多蒙古絕境他都這樣經歷過,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學會游泳這類必備的生存技能,他不僅會游戲泳,而且水性還不錯,可能也和他不得不下湖泊捉魚有關。
但這遠遠不夠。
淡水湖與河海是很不一樣的,榮憲向莽古爾泰表明此事,等祭月與酥油燈節過后,莽古爾泰出發去青島呆過一段時間,順利通過考驗,才將他推薦給馬佳蕓蘭。
進入二月,莽古爾泰才辭別家鄉,從科爾沁出發入京。
因他屬于蒙人,需要跟著蒙軍旗的路線走,馬佳圖海已經致仕,但胤祉接收他一半以上的勢力與很多人脈關系,把莽古爾泰安排入相應的蒙八旗并不難。
此外,九人當中還有最后一位,身份家世更為特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