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能夠明顯地感受到蒙古各部落首領對自己的態度更加尊敬,討好的人越來越多。
他當然明白,這些原因除了大清戰勝葛爾丹外,還有塔娜在其中的原因,因這些人對塔娜也同樣尊敬與友好,他的長女了不得,出嫁十年便讓蒙古以她為首。
也正因如此,明知道蒙軍旗實力很強的康熙,在這一次的秋圍比試當中,并沒有刻意打壓蒙八旗的實力。
康熙又掃了一眼坐在皇孫一排的阿爾薩蘭,把心中的警惕心暫且壓下。
上坐的康熙可以如此,太子黨與大阿哥黨卻坐不大住。
他們也察覺到了榮憲長公主對于蒙古的掌控,但凡有榮憲長公主在一日,蒙古的勢力便屬于彥親王,這對他們可真不算個好消息。
次日,秋圍最終賽正式開始。
先是祭天,然后才是上旗與上旗、下五旗與下五旗的比拼。
每一旗并非都是純旗人,但數量還是以滿人為主,蒙古人次之,漢族以及其他個別的地區民族再次之。
這也讓滿、蒙、漢第一次在戰場以外的地方合作,他們的對手是隔壁八旗,而不是彼此,有助于民族的融合。
比賽總共分為兩個部分個人爭霸與團體爭霸。
每個部分比的也很全面,跑馬、射箭、狩獵、冷兵器、火器營之鳥槍,以及最新的叢林陣營真人實戰等。
個人賽冠軍可為旗隊獲得個優勝點,亞軍兩個優勝點,季軍一個優勝點,團體賽冠軍可為旗隊獲得五個優勝點,亞軍個優勝點,季軍兩個優勝點。
合計優勝點最多的為勝利者。
至于為什么不是一局定勝負這么多的花樣有必要嗎
有必要。
第一,這是全面考核,不管是武力值,還是軍師,還是領導能力,只要優秀用對地方,都可能脫穎而出。
第二,馬佳蕓蘭與胤祉都認為,能夠被八旗挑選出來全都勇士,編號是一個永恒且很重要的東西,不能把收貨吊尾車稱號全推到一個人身上,不能讓過重的期望與賽后輿論毀了這些人才。
多角度評估不僅能從人才上平攤壓力,且比如跑馬團體第一,騎射個人第一等都可以拿來報道,也是證明失敗者不是失敗者,也有可能在另一方面優秀。
比賽從小開始。
第一個比賽是個人跑馬賽,當每一位勇士上場時,馬佳蕓蘭幾乎都知道他的姓名與之前比賽中有多么出色。
其他人也一樣。
這正是公示公開的結果。
正因如此,不止讓每一旗的清兵都有參與感,旁人其實也不弱。
在場每個人都每個人的支持者,可能因親緣,可能因利益,可能單純覺得這個人很厲害,對他的個人崇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