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有自己的驕傲,因為王二哥頻繁獻殷勤起的那點兒心思當即就沒了,她將目標看向村尾知青院的那些城里人。
但到林瑯穿來前,原主對知青院的那些人都僅限于想法上的謀劃,還未付出行動,不是她不想,而是天氣冷暖一番,她又又病了。
林瑯想到書里原主和重生女主那樣嫁了個知青,同一個院子住著,女主的知青老公對女主不嫌棄不拋棄,抓住機遇發家致富,雙雙高考成功,走出小寧村到更廣闊的天地去。
原主的知青老公高考失敗后不告而別,原主懷著孩子在村里被指指點點,孩子拉扯到三歲被人販子抱走不知所蹤,原主瘋瘋癲癲,未到三十歲就病死家中。
日頭已近中午,氣溫完全轉暖,林瑯想著書里女配的結局,再次打了個冷顫。
“咕”
林瑯肚子適時響起,她感覺到餓,撕心裂肺的餓,手軟腳軟身體發飄的餓。
林瑯又想哭了,但此時她哭的力氣都不剩多少,她感覺自己再不吃點東西就又得餓暈過去,這回可不一定還能醒來。
在本能的求生欲面前,林瑯晃晃悠悠走回屋內,打開碗柜最底層放米缸的柜門,木蓋掀開,偌大的米缸一眼看到底,多余的一顆米粒都沒有。
林瑯說不上多失望,有米她也不會煮,這里可沒有電飯煲給她用,她的想法是找點兒零食,實在不行再拿米去請和鄰里換點熟食吃。
林瑯繼續將碗柜扒了個干凈,找到紅薯米一小袋、去年冬天吃到現在的肉腸半根、硬如石頭的麥芽糖漿半罐。
努力又努力地回憶了會兒,林瑯放棄繼續捅麥芽糖漿,踉踉蹌蹌跑去屋后,在半露天廚房的土灶鐵鍋里,找到一顆冷透了的煮雞蛋。
抖著手剝開雞蛋殼,林瑯三口吃完。
晃悠回屋子,林瑯繼續拿筷子懟麥芽糖漿,多了點兒力氣后,她終于挖出了幾根糖晶白絲兒,毫不猶豫送入嘴里。
又許久過去,那讓人心慌的虛弱感才真正褪去。
騰地站起,眼前一黑,林瑯又緩了一會兒才慢步走去前院,將院門的木栓插回去。
隨后,林瑯從兩個房間各個角落將原主和姥爺姥姥留下的家當都找出來。
隔壁房間曾是姥姥的臥室和裁縫工作間,現在里面基本保持姥姥去世前的模樣,只是原主在做衣服方面沒有姥姥的天賦和嫻熟。
原主的衣服一直都不少,那縫紉機已經閑置快一年時間了。
林瑯繼續翻找,在姥姥留下梳妝盒里找到一對兒姥姥給原主準備的“嫁妝”銀鐲,一枚看不出價值的白色玉佩,加上家里的大件兒縫紉機,四張十元大團結鈔票,和包括分角鋼镚在內的五塊八角九分錢。
又找了一會兒,林瑯從衣箱深處找到五斤面值的糧票一張,一斤肉票兩張,布票兩張,肥皂票一張,面值為01的工業票三張,火柴盒票五張。
林家在小寧村一直都算富足,原主姥爺曾是村里大隊的會計,原主姥姥會做新式衣服,時不時有人找上門,但從六年前姥爺在后山出意外亡故,一年前原主姥姥生病,錢就越來越不夠花了。
姥姥生病看病吃藥,倆老病逝后的喪葬再簡單也是要花些錢的,再加上原主自己吃飯看病,手頭的錢就剩這些了。
短時間內,林瑯不用擔心自己餓死,但不上工、不開源,她這點兒家底不知能不能挨到年底。